“硬核后浪”抢险记
暴雨!险情!坚守!
汛情之下,和县善厚镇镇村年轻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奔赴一线。他们在暴雨中撑起一把伞,不必祈求天晴;他们以守护群众的岁月静好为征途,负重前行!
“‘侠子’们出师了”
“书记!崔刘西林电站处渗漏点水流速度比上午更快了,请领导指示!”和县善厚镇贫困村皂角村后备干部王欢在“皂角村大家庭”微信群中汇报险情监测情况。
皂角有“二王”——王灿和王欢,作为皂角村最年轻的两个小伙,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防汛、第一次熬夜值守、第一次处理险情。7月21日,王灿和王欢如往常一般巡查,途经崔刘西林电站时发现一处渗漏点,经查看水流速度较小,插上旗子,对该渗漏点持续监测。
晚上10点,该处渗漏点水流速度明显加快,两人及时汇报监测情况。贫困村皂角村党总支书记陈芝平回复道:“侠子们,我这里忙得不得了,你们立马开沟引渗。”两人二话不说,撸起袖子,拿起铁锹,按书记说的开沟引渗法:沟一锹深、一锹宽,挖好之后用碎石填沟至平。
“水清了!水清了!”王欢开心地将处理结果分享在工作群,陈书记欣慰地说:“‘侠子’们,干得好,你们能出师了!”
“小伙子”磨砺成“土专家”
如果说“水位下降”让滁河大堤上巡埂人员吃了一颗“定心丸”,那么“让吴超来看看”就是工作人员发现险情时的“镇定剂”。吴超,善厚镇水利站工作人员。过去三年他“疯狂”地在书本里、培训会,在和同事之间的经验分享中汲取大量水利知识。
“这儿流出的是清水,说明是正常散浸,继续观察就行。”吴超蹲下身子,指着出水点对巡堤人员说道。在这次防汛中,吴超作为技术指导轮转在包片的几个指挥点,充电宝随身携带,手机24小时开机,汛情紧张的那两天,人也保持24小时在岗。通过微信视频、现场查看等方式判断险情程度,险情较轻则由吴超和他的队友指挥解决,较为严重的立刻上报镇防指,由镇调派县水利专业人士查看。
“防汛虽然苦累,但实战经验是书本里、培训时学不到的。”吴超说。
黑肤色是他的“功勋章”
雨夜,水流将善厚镇高祖村导流河子埂撕开一个口子,泥袋挡不住湍急的水流,眼看子埂就要坍塌,在此坚守的镇组织干事史超脑中只有“堵住!保住!”的念头。他跳进水里,与8位民工用身躯堵住决口,为部队官兵成功抢险争取了时间。
即使做好心理准备,但这次险情的发生仍令史超心有余悸。和绝大多数90后一样,这是史超第一次参加防汛工作,善厚境内大雨如织、横河水位迅速升高、导流河道撇洪不及、值守堤段险境多发压得史超喘不过气,大埂上喊一嗓子成了他唯一的解压方式。
在大家的努力下,史超和所有防汛工作人员打赢了这场“保卫家园战”。水位下降后,史超偶尔回镇,好久不见的同事总会调侃他黝黑的皮肤,史超却说:“不晒黑哪能叫防汛,黑皮肤就是我的‘功勋章’!”通讯员 陈阳
新闻推荐
红色帐篷下的守门人一顶帐篷下,一面党旗、一张桌子、一摞登记表、几张凳子、一支体温枪、一个音响、一组告知牌,这是和县乌...
和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