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新闻 含山新闻 和县新闻 当涂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马鞍山市 > 和县新闻 > 正文

“绿”土地上生机盎 本报通讯员蔡丽佳

来源:滁州日报 2015-10-21 13:08   https://www.yybnet.net/

水稻成熟了,金黄色的稻穗浪涛般层层叠叠在全椒乡间蔓延开来。今年的水稻秋收是全省实行“绿色增产”模式后的首次收成,10月12日,笔者走访了全椒“绿色增产”示范点。

在马厂镇黄庵村往“示范田”走的路上,有部分农户正在翻晒稻谷,走近一看,稻谷里面有不少霉斑一样的黑物,农户陈昌庆诉苦,告诉霉斑是水稻“稻曲病”造成的,虽然亩产也能达到千斤左右,但因为品质不好,卖不上好价钱。

而离陈昌庆家稻田不到百米之地,就是黄庵村的3000亩“绿色增产”攻关模式示范田。因为种的是粳稻,收成还要半个月时间。村书记曹圣泉也是种田“老把式”,他笃定地预计这片地是大丰收:“亩产大约在1300斤,多的能到1400斤以上,看稻穗就知道了,每斤价格应该比陈庆昌那个稻能贵个一毛多”。

2015年,全椒在6个片区39713亩土地上实施了“绿色增产”攻关示范,推行“三节三推一增产”,即在节水、节肥、节农药的同时,推广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品种,推广水稻种植集约技术,同时通过中低产田改造、秸秆全量还田和绿色肥田技术推进耕地质量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一个目的——“增产”。

“三节三推”是否能绿色增产?全椒六镇镇郑桥村种粮大户张学锋有笔明白账。他今年的3500亩土地全部采用“绿色增产”模式,半数种植籼稻半数是粳稻。

籼稻正在开镰收割,收割机的轰鸣声中,张雪锋高兴地迎上前来招呼同行的农技人员:“郑站长,感谢你啊,这可是我做种粮大户5年来水稻产量最高的一年,比去年最少一亩能多收二三百斤稻。”

尝到“绿色增产”甜头的张雪锋在田间仔细为我们解释绿色增产的“三节三增”。以往的粗高产就是靠拼命的施肥提高产量,使用绿色增产控施肥后,施肥1次成功,肥效也长,以往要施肥3次,现在只施肥1次,肥料的利用率从百分之二三十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以上,不仅节水,同时配套使用低毒高效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减少。

“下游的鱼塘都比往年清了”。张学锋初略的估算,与去年相比,他的3500亩稻田能增加利润60万元,其中20万元是节水节肥节药产生的红利,40万元是增收的红利。谈到销路张雪锋就更不发愁了,有国家粮食储备库作后盾不说,因为今年水稻品质高,现在全椒、和县、南京的米厂都纷纷找上门来要求收购,供不应求。

全椒农业部门预计,该县今年使用“绿色增产”模式的水稻亩产同比去年增产100斤左右,节肥解药率达到6%,在农业生产资料和人工成本普遍增高的情况下,实现亩均增收。

新闻推荐

全省司法鉴定机构将重新“洗牌” 严格准入条件;重点发展区域中心城市鉴定机构,发挥辐射作用

据《安徽日报》消息 日前,省司法厅出台全省司法鉴定机构布局的指导意见,对全省司法鉴定机构布局进行规划,鼓励优质鉴定机构做大做强,对不符合条件的鉴定机构予以注销、...

和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绿”土地上生机盎 本报通讯员蔡丽佳)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