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凌先华和家人放鹅
■通讯员陆炳生
7月27日9时许,含山县仙踪镇五里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42岁的凌先华正在家中院子维修鹅棚,他笑着说:“去年我养了100多只鸡,今年不仅养了200只鸡,还增加了160只鹅,家里由父母带着小孩,邻居、党员、帮扶干部经常上门帮帮忙,市、县农技人员也常来指导养殖技术,我经常外出打工,对家里也放心多了。”
凌先华原本的家中很困难,妻子还有精神残疾,基本没有劳动能力,以前凌先华常待在家里照顾家庭,2014年他家被列为贫困户。为帮助凌先华等贫困户早日摆脱贫困,去年以来,五里村号召村里党员、有爱心的村民都来帮助贫困户,还通过结对帮扶单位市农委在村里建立了农技专家小屋,由市农委每月派驻专家技术人员住上几天,或者村里有农技需要时前来帮助指导,逐渐探索形成了“4+1”帮扶模式,即:1户贫困户由1户邻居、1名党员、1位帮扶干部和1位农技专家结对帮扶。
凌先华的邻居凌祖安今年60多岁,他经常到凌先华家中串门,还经常帮助凌先华一家。“凌祖安帮助我们很长时间了,有时家里缺点钱,找他借点钱,几百元,几千元,有时上万元,他都借给我们,家里有什么事情,只要我们和他说,他随叫随到,积极帮助我们,我们很感谢他!”凌先华的母亲刘训年说道。
五里村第一党小组网格长、大凌自然村村长凌自书是凌先华的党员结对帮扶人。他常常鼓励凌先华外出务工增加收入,鼓励他只有通过自身努力才能发展自己,承诺对凌先华家里事情能帮忙就帮忙,让他放心在外务工。每周,凌自书还义务前来帮助凌先华一家清理屋外垃圾,营造良好村庄环境。
今年72岁的党员凌自书说:“凌先华家里比较困难,我能帮忙的就帮帮忙。作为一个党员,就要主动作为,要起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
在多方帮助下,凌先华通过每年在外做瓦工能挣3万多元,家里养鸡养鹅还享受政府每年3000元的特色种养补助,通过县“绿游游”乡村旅游扶贫3000元补助入股大户,每年还能分红600元,加上妻子享受残疾补助,女儿也享受贫困生补助等,让他家顺利实现了脱贫。
“现在养的鸡、鹅不愁卖,仅在村里就卖了大部分,收入上能稳定,帮扶上有支持,生活上有保障,我们更有信心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致富奔小康。”凌先华说。
“远亲不如近邻,五里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党总支在实施脱贫攻坚过程中,切身感受到平时与贫困户联系最密切的有三种人:邻居、党员、结对帮扶干部,同时,村民脱贫致富还需要一种人:农技专家。我们通过建立推广‘4+1’模式,让1户邻居,即与贫困户关系较密切、有同情心、家庭条件较好的农户;1名党员,即贫困户所在的村民组网格内党员;1位干部,即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的干部;1位农技人员,即市或县农林部门的农技专家,与贫困户结对帮扶,不仅激发了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更解决了贫困户的现实实际问题。”马鞍山市农委副主任、党组成员、驻五里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刘继明说道。
“五里村现有党员118名,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4户191人,目前只有1户1人未脱贫。在脱贫攻坚中,村党总支号召所有党员和愿意奉献、有爱心的村民,围绕身边的贫困户,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能帮什么就帮什么,哪怕做一点小事情,也能体现一定的意义和价值。我们鼓励每名党员率先垂范,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言一行就是给群众看,不求任何回报,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五里村党总支书记凌祖江说。
2017年,五里村在各级帮扶关心下,打造了以休闲农业为“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包括31.5亩草莓采摘园、80亩休闲垂钓中心、140平方米的1家生态农庄,平均日接待能力100多人次,直接带动贫困户30户。2017年五里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4.59万元,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10800元,实现了贫困村出列和高质量稳定脱贫发展态势。五里村党总支还荣获2017年度马鞍山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五里村“4+1”帮扶模式也被越来越多的村学习借鉴。
今年,五里村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推进乡村振兴为目的,49户贫困户实行了特色自种自养,以壮大休闲农业为主体,新流转土地,栽植了107亩黄桃树,扶持做强蔬果采摘园,实施了80亩淡水养殖,正在建设1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等,力争年内村集体收入超过20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进一步稳定提升。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创优环境推进产业升级盛夏7月,骄阳似火。在含山县经开区东南部,总投资1.2亿元的安徽谊德年产200套离心机设备项...
含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含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