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在含山县仙踪镇被誉为“石头部落”的六衖村李洼自然村,十多名村民正在一处百余亩平整的土地上栽植菊花苗。这是六衖村今年引进的承包大户在李洼自然村承包了200亩旱地,打造菊花基地,让长期荒废的田地又得到了有效利用。
“以前看着家门口的田荒掉了,没种的田都长了树和草,看着我就着急,通过引进大户来承包,开垦荒田,种植菊花,现在看这田能一眼看到头,看着有多舒服啊,等到秋天花开了,那一定漂亮不得了!”正在栽种菊花的73岁的陈华平说。据陈华平介绍,他是一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已于2015年脱贫。他的老伴前年去世,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常年在外务工,家里只剩他一个人。自今年3月,村里引进大户种植菊花以来,他已累计在田里工作了十多天,每天劳作8小时,能获得80元收入。
“六衖村的旱地很适合种植菊花,现在这200亩地经过开垦平整,大部分栽了菊花苗,剩下的将很快栽完。栽种的有黄山贡菊、金丝皇菊、徽州皇菊、梨香菊、乒乓菊、七月菊6个品种,将在今年7月底至10月上市。菊花采摘后烘干做茶,一亩田年纯利润在3000至5000元,比种水稻高多了。”承包李洼自然村旱地27岁的张坤说,“种植菊花从栽苗、管理到采摘,每亩需要15至20天的工作量,仅务工一项就可为当地贫困户和村民带来较好的收入。今年底我还将把李洼村剩余的300亩旱地都承包下来,扩大种植规模。”在今年4月,张坤还注册成立了县东篱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在仙踪镇镇区租赁了300平方米厂房,开始建设菊花烘干房。
在六衖村另一处清河自然村,只见原先112亩的抛荒田已栽种了80多亩软籽石榴和20多亩“阳光玫瑰”葡萄苗。这是当地村民徐贻元看好家乡的自然资源和今后发展,于2017年11月以240元每亩承包了清河自然村40多户村民的土地,经过开垦平整,于今年3月栽种的。
“这里的自然资源很好,我请过专家来实地考察,适宜栽种石榴和葡萄等。现在栽种的软籽石榴、‘阳光玫瑰\’葡萄原来在六衖村都没栽过。像‘阳光玫瑰\’葡萄是新品种,个体较软,不裂果、不脱粒、耐贮运,挂果期长,效益较好。3年后,预计石榴每亩能产2000至2500公斤,葡萄每亩能产2500公斤以上,按保守价石榴每公斤20元,葡萄每公斤40元来算,将来效益可观。”徐贻元说,“在田间用工上,我以贫困户优先,以后也可提供石榴和葡萄苗让贫困户在家栽种,随着六衖村旅游村不断打造,以后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时就可出售,不愁销路。”
“六衖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也是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迎来了最好的机遇期和发展期。村扶贫工作队坚持推进特色经果林‘绿游游\’乡村产业发展,推动生态旅游发展,今年就通过引资,已建成了300多亩软籽石榴、葡萄、菊花、黑芝麻等产业基地,通过特色经果林发展,打造景观,吸引人气,带动发展。我们还将利用贫困村帮扶资金建设约12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收购农户农产品销售,打响已注册的‘石头部落——六衖杂粮’商标,实行\‘公司+农户’的订单模式,让村民早日奔小康。”仙踪镇党委副书记、六衖村扶贫工作队专干龚家震说。曾经无人问津的旱田如今成了香饽饽,这让六衖村越来越坚定走产业富民、旅游强村的发展道路。
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含山县原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258户14527人、贫困村15个,已实现6981户13894人脱贫,1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还剩277户633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78%下降到2017年的0.19%,取得了阶段性良好成效。其中在产业扶贫上,该县大力实施“绿游游”乡村旅游扶贫工程,2017年利用存量花果园4700亩,新增花果园2400亩,新建农家乐、垂钓中心、民宿36处,7个国家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完成“八个一”建设,带动6358户贫困户受益。
今年以来,含山县持续推进“绿游游”乡村旅游扶贫,深入推进“万亩花果园、千户农家乐、百户民宿房”工程,全年计划新增花果园3200亩,新增星级农家乐、民宿15家以上,目前已新增1450亩花果园。该县还将重点打造六衖石头村、太湖文化旅游村、大庙唐风古村、新港龙舟文化村、青山大彭美丽乡村、清溪茶文化村、梅山望梅止渴文化村、潘村大渔滩荷花村、凌家滩古文化村、昭关文化旅游村、老鹅汤美食村、昭关村老街12个A级文化旅游村,带动3000户贫困户通过直接经营、资金入股、土地流转、农产品销售和劳务就业获得旅游收入,力争全年实现乡村游游经营收入10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达1亿元。
新闻推荐
5月16日,含山县2018年第七届全县中小学生广播操比赛在县体育馆举行,来自全县中小学37支代表队1341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比赛。...
含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含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