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新闻 含山新闻 和县新闻 当涂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马鞍山市 > 含山新闻 > 正文

凌家滩五千多年前或与东北有“文化交流”遗址发掘三十周年 考古大咖交流研究成果

来源:安徽商报 2017-12-04 11:24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遗址发掘三十周年 考古大咖交流研究成果

5000多年前凌家滩人很可能就有打虎吃肉的实力、他们“文化交流”的触角或许也延伸到了难以想象的远方……从1987年凌家滩首次考古发掘至今,已过去了整整三十年。 12月2日、3日,凌家滩遗址发掘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和含山两地进行。来自全国的考古界大咖们就凌家滩发掘30年来的成果现场展开研讨,同时发布关于凌家滩最新的研究成果。

[社会组织]已有相当高水平

从1987年省考古所成立凌家滩考古发掘队至今,三十年里凌家滩共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在昨天的研讨会上,凌家滩现在的考古发掘领队朔知介绍,今年4月,凌家滩启动了首次外环壕遗址验证发掘。这些壕沟虽然看着不起眼,但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却是一项浩大的公共工程,反映了凌家滩的社会组织形态已进化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来自上海博物馆的研究员宋健认为,放眼世界其他文明,凌家滩所处的年代正是世界文明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而且从凌家滩三十年的考古发掘成果来看,不管是其阶层和等级、聚落的分化,还是其所处的年代,都和世界文明有着天然的契合,所以凌家滩可以说是世界古代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日常生活]熟练养猪可打虎

此前针对凌家滩的植物考古研究发现了稻谷的痕迹,证明稻谷应该是凌家滩人的食物来源。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中心副主任吕鹏介绍,在对凌家滩遗址1439件动物标本的研究中,发现了贝类、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多个类别。哺乳动物中,除了狗、虎、梅花鹿以及小型鹿科动物,猪的占比极高,有野猪,也有家猪。

吕鹏介绍,中国驯化养殖家猪的历史可追溯到9000年前左右。到凌家滩时期,人们养猪的水平已经非常成熟,但依然猎食野猪。凌家滩人养猪的方式也并不止一种。“通过研究猪生前的食物来源,我们发现,完全控制家猪饮食的圈养方式只是凌家滩人养猪方式的一种,还有部分猪可能是放养的。”

在凌家滩还发现了虎的遗骨。吕鹏介绍,这说明当年的凌家滩人应该具有捕猎大型肉食动物的实力。“发现的虎骨比较碎,可能是被作为食物吃掉了。”

[文化交流]触角或伸至东北

5000多年前的凌家滩人,或许还把交流的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在昨天的研讨会上,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田广林认为,“距今5500年前后,中国出现了分布于北方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与南方长江流域的凌家滩文化两支最重要的玉文化遗存。”田广林介绍,两地虽然远隔数千公里,但从出土玉器来看,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多联玉璧是红山文化红山玉文化遗存中的典型器类之一,但在凌家滩遗址中也有发现。田广林认为,红山文化与凌家滩文化玉器的诸多相似性表明,距今5500年前后,中国史前南北上层社会之间彼此交往和双向认同的客观存在。“而这两种交往和认同,在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意味着早期王者之间交聘之礼的起源。”

记者王素英刘媛媛

新闻推荐

含山县城管执法局全力以赴迎接创卫“大考”

为确保以良好的市容面貌迎接省卫生县城的上级验收,连日来,含山县城管执法局对照创建卫生县城的相关具体标准,积极采取综合措施,全面动员组织各方力量,迅速掀起创卫工作热潮。营造创建氛围。在玉龙公园...

含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含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含山考古一日游2017-11-03 12:33
细小的事物2017-11-28 00:00
评论:(凌家滩五千多年前或与东北有“文化交流”遗址发掘三十周年 考古大咖交流研究成果)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