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桥村“村民大管家”服务中心。
王自莲给留守妇女凌梅梅送去科技书籍。
核心提示
近年来,清溪镇坚持用党建引领跨越发展,以党建“活力”搅动发展“活水”。特别是去年以来,清溪镇根据各村实际,探索实施了基层党建“一村一品”战略,着力培育了“党建带妇建”、“党建+扶贫”、“党建+社会治理”等一系列党建品牌,坚强了党委核心领导,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了全镇经济发展。在2016年含山县年度考核中,清溪镇荣获经济发展先进镇、党建工作第二名。
方道山:别看我“官”小责任却很大
“村书记和党员干部齐上阵,村容村貌大变样,我们老百姓当然高兴了!”8月17日,记者一行人沿着笔直的水泥路进入清溪镇马桥村,看到记者,村民们纷纷夸赞,真心感谢为他们办实事的好干部。两年前,村里的环境可不像现在这般整洁,杂草丛生,杂物乱堆。道路坑洼不平,一到下雨天,路面泥泞不堪,给村民出行和货物运输带来困难。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村两委一班人决定先从修路开始,逐渐改变农村人居环境。
“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马桥村党总支书记张守富表示,村里刚开始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时,就涉及旱厕、猪圈、杂物间等多处建筑的拆除工作。一旦触及个人利益就会产生矛盾,这时候,“党建+社会治理”的新模式发挥了巨大作用。
今年66岁的方道山是土生土长的马桥村人,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自从做了第十二网格党小组组长以来,他就对这个岗位充满了感情。“别看‘官\’小,但是作用却不小。”在方道山的眼里,只要认认真真想干事,就一定能当好一名称职的党小组长。在美好乡村建设中,由于方道山是土生土长的本村人,因此他对每家每户的情况都很清楚,通过主动上门做工作,减少了很多麻烦,排除了很多矛盾。“村里原先有户人家,修路拓宽路基需要拆了他家的小厨房,一开始他不愿意,张口就要拆迁费。”方道山说,我就上门和他谈,说路修好了,你家老老少少出行也方便了,以后往外运输农产品也容易多了,赚的钱还不比你弄几个拆迁费要多得多!“很快,工作就做通了,拆迁补偿费一分钱都没要!”方道山笑着说,万事开头难,这户解决了,党员们趁热打铁,一户户做工作,那些持观望态度的村民也纷纷自拆,村容村貌很快大变样。
白马村:党建扶贫双推进,强基固本拔“穷根”
走进白马村,村支书闻余忠正在看白马村乡村旅游建设布点规划图。“结合含山‘绿游游\’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方案,我村正在打造休闲生态农庄。”闻余忠告诉记者,立足村资源禀赋、现有基础、发展潜力等,白马村党总支经过认真研究,认为发展乡村旅游大有可为。目前,生态农庄的旅游停车场和公厕已经开工。等到农庄建成,定能引来游客,为村民拓宽增收渠道。
发展乡村旅游,只是该村抓产业扶贫的一项工作。按照“扶贫攻坚有什么需求、党组织就提供什么服务”的要求,该村组织村党员干部根据贫困户实际需求,入户调查实际困难。同时,建立“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实行***“干部包户”全覆盖,明确党员干部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的工作思路,帮助制定具体帮扶措施,实现精准帮扶。“村里有位党员叫荣定胜,在无为做生意,发展很不错。他与村里的贫困户荣发兵结对,定点帮扶。”闻余忠说,自从结对帮扶以来,荣定胜介绍荣发兵到无为打工,目前荣发兵家的经济情况大为好转。
另外,村里鼓励引导有能力的党员带头发展创办茶叶、苗木、畜牧等项目,带动贫困户增收。针对贫困种植户信贷资金需求,由村党组织牵头,主动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安排专人全程协助服务,为低收入农民再创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截至目前,村里已成功协调贷款20万元,解决了种植户的资金难题。
通过“党建+扶贫”模式,融党建与发展于一体,白马村党总支开启了服务群众的“直通车”,使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切切实实为民谋福祉,让村民得实惠。
太平村:“娘子军”撑起“半边天”
每年年初,村里的青壮年男劳动力普遍外出打工,只剩下妇女留守在家中。“既要照看孩子,又要照顾老人,家里所有的粗活、重活几乎都是我一人承担,要是赶上农忙时节,恨不得将自己掰成几个人来使。”在含山县清溪镇太平村,王自莲说起以前的生活,仍然记忆犹新。
王自莲是村主任,也是一名留守妇女。“我自家5个妯娌,都是留守妇女,平时遇到困难,如果有人帮衬,感觉轻松多了!”于是,王自莲从自家5个妯娌间相互帮忙中得到启发,太平村留守妇女互助小组应运而生。“互助小组”是以自然村为单位,七八个人为一组,农忙时,小组留下一个队员在家负责做饭、照顾全体队员的孩子和老人,其余的成员一起下地干活,各家的农活轮流做,并推选一名有文化、热心能干的妇女作为小组长,负责协调处理组内相关事务。
自打“互助小组”建立以后,留守妇女们再也没有因为人手不够而耽误了收成、减少了收入。而且姐妹们天天在一起,既谈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论婆媳相处之道。大家相互信任、相互交流、解开了心结,驱散了忧愁,全村到处充满着和谐的氛围。除了互帮互助以外,王自莲还和姐妹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更好更快地实现发家致富”。今年47岁的凌梅梅,2003年在姐妹们的帮助下,建起了养猪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养猪场年出栏生猪上百头,年收入几十万元。
8月17日,在王自莲的带领下,记者一行来到太平村张代养猪场,看望凌梅梅。“天热,主要工作就是给猪舍降温。”当日中午,日头毒辣,凌梅梅和丈夫张宏学正在打水给猪降温。凌梅梅曾经是留守妇女,日子一度过得非常清苦。“当时老公在外打工,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我一人带着儿子和女儿生活。”凌梅梅说,在姐妹们的帮助下,她率先干起了生猪饲养。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在外打工的丈夫张宏学也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当“猪倌”。“以前常年在外务工,不仅家里农活帮不上忙,妻儿老小也照顾不到。”谈到过去,张宏学无奈地感叹道。现在好了,回来养猪不仅增加了收入,还能照顾到家里,生活忙碌且有意义。
记者了解到,在太平村,和凌梅梅一样依靠自己双手发家致富的留守妇女还有多人。
近年来,在含山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王自莲带领的太平村留守妇女互助小组,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不仅在太平村“生根开花”,也推广至含山县其他乡镇。为此,中央、省、市媒体对王自莲的做法和经验都给予肯定和报道。作为解决中国留守妇女问题、解放新时期农村生产力的突破口,它不仅促进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重塑了中国农村广大留守妇女的新形象,由此形成的留守妇女互助精神,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
文记者董磊图/记者邵纪明通讯员严善苏部分图片由清溪镇提供
新闻推荐
魏尧在含山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全力抓好产业扶贫 确保实现年度目标
本报消息记者魏志俊报道9月11日,市委书记魏尧深入含山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全力抓好产业扶贫,确保实现脱贫攻坚年度目标。在含山县昭关镇同发村、仙...
含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含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