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俭超(右)看望贫困户陈茂付(中)
含山县仙踪镇骆集村,由于地处山区,人多地少,这个在群山环抱中的小山村,至今没能摘掉贫困村的“帽子”。2015年底,原本在含山县民政局工作的“80后”宣俭超,来到骆集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听说村里要来一位小伙子帮助扶贫。村民们有些疑惑,“这么年轻,估计干不长就回城了”。
到任不久,宣俭超便一头扎进村里。很快,他对骆集村的人口分布、经济现状、基础设施等有了全面的了解。随后,他与村干部们一起,制定完善了脱贫方案。首先从道路硬化、修建水渠、危旧房改造等事做起,一点点改变村庄面貌,渐渐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
精准发力拔“穷根”
骆集行政村坐落于含山县仙踪镇北部,有19个自然村,共有1013户3685人,大部分农民以种地为主要经济来源。一些贫困户主要是因病、残、无劳动力等原因致贫,居住环境较差,生活比较困难。经过一番走访调研,宣俭超和村“两委”干部,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为每一个贫困户制定脱贫方案。
“宣队长,你们来了!”4月13日,天气晴好,夏在之正在田野里放羊,看见记者和村干部,远远地就打招呼。虽然天气有些热,但是夏在之仍然穿着棉衣,戴着棉帽,身体不是很好。今年63岁的夏在之患有胃炎,老伴患有慢性肾病,一年光药费就要花去七八千元。雪上加霜的是,25岁的儿子也是体弱多病,只能偶尔打打临工。全家没有一个壮劳力,经济来源堪忧。
在宣俭超和村“两委”干部的帮扶下,夏在之夫妇根据自身情况,养起了湖羊。“今年才开始,32只湖羊全是母羊,为的就是多下崽。”夏在之一边说,一边将竹竿高高扬起,把羊拢在一起。“家里还有几只公羊,如果养得好,一年之后就可繁殖到七八十只。”夏在之乐滋滋地说,多亏了村干部们的帮忙,如果一切顺利,不出两年,他们家的年收入就将达到两三万元。
陈茂付,今年68岁,是村中的“五保户”。当日中午,记者和村干部们来到他家中时,他正在屋里准备午饭。“自从他们让我做了村里的保洁员,我的收入比以前多了不少,日子越来越好!”陈茂付拉着宣俭超和村支书韦秀峰的手,满脸笑容。
根据每个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村里列出了扶贫“菜单”,贫困户们可自取所需,他们有的养鸡、养羊,有的做起了村里的清洁员和秸秆禁烧的巡查员,还有的跑起了出租等等。通过一户一户的“***”,今年底,骆集村最后19个贫困户就能全部“摘帽”。
产业提升“造血”功能
“我们村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宣俭超说,骆集村处于山区,水资源匮乏,素来“水比油贵”。为了确保农村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的需要,村里决定修建长洼水库U型槽放水渠。该项目总长度2700米,目前已经建成1500米,剩下的1200米正在修建中。放水渠建好之后,村里3000多亩农田灌溉和2000多人生活用水,从此高枕无忧。记者站在水渠旁看到,水渠两米多宽,一米多深,全部由水泥砌成,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水资源的流失,而且能够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
为了提高骆集村的村集体收入,宣俭超和村干部们也是颇费一番脑筋。“兴建集中式光伏电站,不耗时,不耗力,村民们可以晒着太阳赚钱。”宣俭超说,光伏电站可以为村里提供稳定收入来源,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新的力量。这时,村支书韦秀峰接过话茬:“目前,村里的60千瓦光伏电站已经建成发电,40千瓦光伏电站正在建设中,未来,两座电站每年可以稳稳地为村里增加10万元左右的收入。”
除了光伏电站,目前,村里三沪童路、大坝堰至北夏路、大余村新建铁塔等7个项目已完工,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长洼水库放水槽续修工程正在施工。为提高村集体的经济收入,进而改变村集体经济的薄弱局面,宣俭超和村干部们一起,上下联系、跑项目、拉资金。几年下来,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村民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值得一提的是,骆集村林木茂盛,景色秀丽。境内有历史悠久、百里闻名、香火旺盛的峰山古寺,还有两座水库和三个自然溶洞,距西南石头部落和六衖万亩大草原仅3.5公里。如何利用自身资源,紧抓农旅结合助推产业扶贫,成了摆在宣俭超和村“两委”干部面前的一道新课题。如今,骆集生态农业休闲旅游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通过整合村域内山、水、林、泉、田、寺等自然生态级文化旅游资源,联动石头部落、大草原等周边景点,使之成为含山旅游新亮点和增长极。“目前,已有部分客商前来骆集实地考察,商谈合作事宜。”宣俭超说,通过和有实力的客商合作,骆集村努力走出一条营造环境、发展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绿色发展道路。
记者手记
2015年12月,宣俭超从含山县民政局来到骆集村,驻村扶贫。村民们可能不知道,这位年纪轻轻的扶贫队长,此刻身上的压力巨大,父亲被确诊为食道癌,刚刚做了手术,此刻正是需要儿子在身边尽孝。但是,宣俭超还是来到了骆集村。宣俭超对记者说,由于发现得早,父亲的病情现在还算稳定。但是“祸不单行”,2016年,宣俭超的母亲又轻度脑梗,由于治疗及时,没有留下后遗症。“我的父母亲都生了重病,但是现在病情都挺稳定,正在康复之中。”重压之下,宣俭超依然保持着乐观心态。
刚刚驻村扶贫时,宣俭超的儿子还小,如今小家伙已经5岁了。由于工作很忙,有时候周末也在加班,宣俭超陪儿子的时间很少。有时候,儿子突然问:“爸爸,你怎么总是要上班?”如此提问,让宣俭超无言以答。妻子又在含山一中担任班主任,不仅教学任务繁忙,下班后也是家务事忙个不停,由于常年驻村,宣俭超也很难搭把手。
不论是对父母,对妻子,还是对儿子,宣俭超都是心存愧疚,但是面对骆集村的村民们,宣俭超做到了问心无愧。驻村扶贫的这些年,他和村两委一班人,走村入户,从广大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急村民之所急,办村民之所需,通过为每一个贫困户制定脱贫方案,组织开展***。目前,骆集村扶贫工作进入最后“冲刺”,今年底,全村扶贫工作就基本能做到“户脱贫、村出列”。文图/本报记者董磊
新闻推荐
说起端午节,市民们就会想到划龙舟。不过,现如今很少人知道龙舟是如何制作的。近日,记者在鸠江区汤沟镇走访时,结识了一位祖祖辈辈打造龙舟的何定发老人,并目睹了龙舟的制作过程。1954年出生的何定发造...
含山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含山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