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新闻 含山新闻 和县新闻 当涂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马鞍山市 > 当涂新闻 > 正文

推动乡村振兴 打造马鞍山样板

来源:市场星报 2019-01-18 01:00   https://www.yybnet.net/

暖暖冬日,行走马鞍山一江两岸,处处激荡着乡村振兴的热潮。

当涂县乌溪镇七房村蟹苗产业“风生水起”,带动农民收入“水涨船高”,人均年收入突破2.4万元,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扛回了“全国文明村”的金字招牌;和县王店村采取“企业+政府+农户”模式,打造集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昔日贫穷脏乱的小村落,蝶变成城里人的“后花园”;博望区博望镇王富村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引导村民移风易俗,培育孝悌和睦家风,乡野间刮起了“文明风”……

乡村振兴,既要擦亮“面子”,也要拓宽“路子”,更要充实“里子”。近年来,马鞍山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乡村文化为底色,以改革创新为路径,以要素支撑为保障,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马鞍山模式”,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擦亮“面子”,生态宜居留住“美丽乡愁”

深冬时节,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半月湖湖面时,和县王店村农家乐老板张俊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当天有100多人的旅行团要来,中午在他家用餐,一家人早早地就要准备当天的食材。“不用背井离乡出去打工,一年也能挣10多万。” 张俊对目前的生活非常满意,他说要不是村里变美了,成了当地有名的旅游景区,他可能至今还在外地打工。

王店村位于和县县城西北20公里,南依国家森林公园鸡笼山,北邻风景秀丽的半月湖。按理说,生态优势得天独厚,然而地处深山,交通闭塞,村里到处都是空心房、危房,垃圾更是随处堆放,根本没有人来玩。

改变从2012年开始。那一年,守着青山绿水的王店村人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引下,开始大胆创新,走乡村旅游的新路子。全村所有房屋进行了徽派建筑风格改造,开展农村“三大革命”,村口的猪圈、旱厕被清理,沟塘进行了清淤,铺设了数千米的地下管网,同时还新建了进村道路和村内休闲广场、垂钓中心等。

黛瓦白墙、飞檐翘角、湖堤拂柳,如今,走在王店村,如入山水画,处处皆景、美不胜收。只有46户人家的王店村,开了2家农家乐、9家农家客栈,有些村民还买了观光自行车,租给游客骑。

一见钟情,始于颜值,乡村振兴,同样如此。近年来,马鞍山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强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域环境整治、农村环境治理“三大革命”,坚持以规划为引领,突出“点线面”结合,在方案设计、工程建设和装饰美化上力求“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在建设方式上,突出农村本土风貌,打造农民幸福家园,乡村颜值迅速提升。仅2018年,马鞍山就完成了上一年度25个省级中心村、32个市级中心村的建设任务,当年的20个省级中心村及19个市级中心村建设进度也已达到76.69%。

拓宽“路子”,千村千面提升“振兴底气”

作为马鞍山“金稻渔”特色产业工程试点,2018年初,含山县铜闸镇明海家庭农场主黄明海将400亩稻田作为稻渔种养示范基地。一年下来,每亩地可产水稻1300斤,龙虾150斤,鳊鱼、鳜鱼等近300斤,既实现了稳粮增收,又保护了农业农田环境,真正实现了“一举多得”。

“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启动‘金稻渔’特色产业扶贫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建成稻渔种养生产基地10万亩,让更多的农民因此受益。”马鞍山市农委水产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石小平说。

明海家庭农场的变化,只是马鞍山传统农业提档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明确了生态水产、特色畜禽、优质粮油、精细蔬果、精品果木等五大优势主导产业,通过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全市已形成稻鸭共生、稻虾鳖连作、菜牧结合等多种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建成省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蔬菜标准化示范园、绿色稻米生产基地、特色果品基地近50个,产品优质率达95%以上。如今,放眼一江两岸,以家庭农场、农业示范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竞相绽放,有力促进了农业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成为推动马鞍山农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产业振兴,龙头企业是核心。茶干、牛肉酱、小菜……如果给“马鞍山味道”排排名,一定少不了“金菜地”。从最初的手工小作坊,发展到如今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金菜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农产品食品精深加工之路上越走越坚实,更“带动了一方经济,带富了一方百姓。“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订单生产,与上千户农户结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生产技术部副主任占姚军介绍,此外,在公司上千名员工中,95%以上都是黄池本地人员,让过去靠外出打工挣钱的农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马鞍山一方面做优做强“一产”,另一方面,持续做大做强“二产”,招商引资与服务企业双轮驱动,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截至2018年三季度,全市共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3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幅11.3%,高出省平均增幅3.4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4位。

充实“里子”,立足长远滋养“乡村气质”

王富是一个自然村,紧挨着博望镇中心区域。“村里8成成年人都在镇上企业上班,收入还可以,但以前乡风不太好,一方面红白喜事喜欢大操大办,另一方面山里人脾气火爆,这家的鸡吃了那家菜园里几颗菜,也能吵个脸红脖子粗。”村委会主任程晓林说。“讲排场”“攀比风”“人情债”愈演愈烈,如何让人情往来不再成为村民们的沉重负担?王富村把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培育孝悌和睦家风,倡导丧嫁新风,营造文明和谐村风,建立了村民理事会,推选出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能够为群众热心服务的老党员、老干部等成为理事会成员,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

乡村振兴拼的不只是“颜值”,还有“内涵”。马鞍山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繁荣乡村文化,构筑起“看得见、听得到、记得住”的“乡愁”文化生态。

在当涂县太白镇太白中心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家书屋”不但是孩子们的第二课堂,也是社区居民的“继续教育基地”。在郑蒲港新区白桥镇张湾村,孝顺父母是家训的第一条,每个张氏子孙都把孝道放在做人的首位。村里还将孝文化与村庄建设、乡村治理相结合,营造了和谐、美丽、安定的乡村环境……

新闻推荐

迈出文化振兴坚实脚步 绘就乡村振兴亮丽底色

文/黄莹图/王文生陶建李淼陈磊部分图片由市农业委员会提供文化,涉及思想,触及灵魂,是源于骨子里的一种最深沉而持久的力量。...

当涂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当涂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推动乡村振兴 打造马鞍山样板)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