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摆渡排涝站。
本报消息记者王永霞通讯员吴先林报道历经3年建设,当涂县双摆渡排涝站终于完成主体工程的施工,将于本月底组织竣工验收。该排涝站排涝面积61平方公里,投入使用后每秒排水量达101立方米,达到20年一遇排涝标准。
12月3日上午,天空飘着零星小雨,在位于当涂县扁担河口的双摆渡排涝站项目现场,四五层楼高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站内,9台水泵和电机设备已经安装到位,专业人员拿着工具进行着最后的调试;站外,工人们正在植树种草,一座园林式的排涝泵站逐渐显现。
“以前的双摆渡泵站,建设时受到技术、资金等方面的限制,排涝能力只有20立方米每秒,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当涂县水利局计划建设科科长吴正生告诉记者,双摆渡泵站立于扁担河口,承担着马鞍山新桥、年陡2个排水区和芜湖市保顺圩、红旗和北咸辛站3个排水区共61.33平方公里的排涝任务,是当涂经济开发区、市经开区和芜湖经开区人民群众汛期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屏障。
为了保障扁担河流域汛期安全,2015年11月,双摆渡排涝站开工建设,总投资额近2.1亿元。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排涝引水渠、进水闸(结合交通桥)、前池、泵房及压力水箱、排涝控制段、出水涵(穿芜当江堤)、排涝出水渠也均已建成,等月底前竣工验收后即可正式交付使用。
记者还了解到,双摆渡排涝站基于物联网技术,全面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智慧排水”。9台水泵的开关机、闸门的开关、风机的启动停止等,轻点鼠标都能完成。
“另外,新泵站每秒排水量从20立方米增加到101立方米,可以抵抗20年一遇的洪水。”吴正生说,双摆渡排涝站是目前皖南地区最大的泵站。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在福建长汀县的一个革命历史展览馆里,收藏着一幅照片。照片上,一位目光坚毅,身着戎装的军人注视前方。他就是...
当涂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当涂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