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新闻 含山新闻 和县新闻 当涂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马鞍山市 > 当涂新闻 > 正文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来源:马鞍山日报 2018-09-04 07:50   https://www.yybnet.net/

龙华村

走进当涂县大陇镇韩村中心村,映入眼帘的是小桥、流水、亭台、楼榭……整个村庄,好一派江南水乡田园风光!这是马鞍山市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厕所建在家里面、水泥路铺到院门口、马路两边种上了花果树……做梦都想不到,村里能变得这么干净,这么漂亮。”67岁的郑蒲港白桥镇大田中心村村民田品寿如此感慨道。

“美丽乡村建设让我们村焕然一新,现在村里搞起了乡村旅游,办起了农家乐和民宿,每逢节假日,南京、合肥、芜湖等地游客纷至沓来,偏僻的小山村热闹起来了,村民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和县善厚镇凤台村村民王若贵说到这几年村里发生的悄然变化兴奋不已。

初秋时节,行走在马鞍山市一江两岸美丽乡村建设的大道上,记者听到的是村民们对焕然一新村容村貌的声声赞叹,闻到的是田野里林荫间飘来的阵阵清香,看到的是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和谐农村新画卷。

近年来,马鞍山市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规划为引领、以产业为核心、以文明为底色,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实现“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的目标。

■文/戎小平陈昆摄影/陶建

以规划为引领村庄“颜值”靓起来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农舍庭院沿着水泥马路两边一字排开,道路两旁的冬青树、香樟树在微风中摇曳生姿,清澈的碧渠在村庄里逶迤伸展,这里是和县历阳镇龙华中心村;董氏宗祠、清水平台、鹊桥寒窑、老槐树,还有成群的徽派民居,这里是博望区丹阳镇董山里中心村;门前蓝天碧水,屋后青山环绕,历经岁月的青砖瓦房傍山而建,湖水温柔地拍打礁石,这是和县西埠镇鸡笼山中心村……

在马鞍山,乡村如斯美丽,环境如此美好。

“现在,我们村里可是大变样,花香路平、环境整洁,让城里人都羡慕。”龙华村村民孙家兰说起村里环境的变化,幸福的笑容挂在了脸上。

近年来,马鞍山市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坚持以规划为引领,突出“点线面结合”,在方案设计、工程建造和装饰美化上力求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在建设方式上,突出农村本土风貌,打造特色景观节点。生活在高颜值的村庄里,村民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有了显著提高。

每天夜幕降临时分,博望镇李龙中心村村民迟生妹和她的舞伴们聚集到村中心广场,悦耳的音乐响起来、欢快的广场舞跳起来,动感的旋律让寂静的小村庄顿时热闹了起来。“现在,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的实施,小广场建起来了,健身器材也配齐了,附近还有公厕,村民晚上跳跳广场舞,挺好的。”村民李代金说。

2017年3月,马鞍山市召开推进全域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推动以“清垃圾、清杂物、绿化水体、美化家园”为重点的全域环境整治行动,一年来,全市农村共清理各类垃圾18.8万吨,清理废弃杂物4.6万吨,拆除废弃旱厕9100余个,疏浚沟渠3000余公里,清淤沟塘5200余个;完成新造林4.74万亩、“四旁植树”3250亩,全市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秀美村庄与美丽乡村、文明城市交相辉映。

美丽乡村建设需久久为功、脚踏实地。截至2017年,马鞍山市建成和在建中心村232个(其中省级141个,市级91个),整治乡镇政府驻地29个,已达到省美丽办要求马鞍山市到2020年应完成的目标任务数。下一步,马鞍山市将全面推进美丽乡镇建设、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环境整治,统筹联动、立体推进,把规划的“盆景”变成美丽的“风景”,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助力“生态福地”建设。

以产业为核心农民生活富起来

“碧波风情,水天一色,波光粼粼,长桥亭榭,垂柳依依,朝夕换景,四时各异。”走进护河镇兴禾中心村,放眼望去,这个有5000多亩耕地的村子就像放大了的江南园林。自美丽乡村建设以来,该村采用“企业+政府+农户”三方合作模式,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企业从景点运作和美丽乡村的品牌效应中获得盈利,周边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并为景区服务、工作获得收入。“村民变股民、村庄变景区”让昔日贫穷的小村落完成美丽蝶变,也让周边村民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从“美丽资源”到“美丽经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开始在马鞍山新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近年来,马鞍山市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中心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先后涌现出以螃蟹养殖为特色的七房村,以农家乐为特色的桃花村等,去年进一步提出发展田园综合体,护河镇兴禾村金色田园项目投资7000余万元,成为马鞍山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新亮点。

8月27日,记者走进含山县太湖山脚下的八姓自然村,看到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工人们正在对村里的旅游步道进行升级改造。“目前我们正在按照中国美院为八姓村量身设计的旅游规划方案加紧建设,村里引进的城市猎人真人CS拓展训练基地下月即将对外营业,届时将带来不少游客”,太湖村党支部书记谢大勇对太湖村走乡村旅游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信心满满。

“游客多了,农家乐开起来了,村民们笑脸多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县西埠镇党委委员宋云峰同样对此满怀憧憬。

站在鸡笼山半腰往西望去,一幢幢古民居映入眼帘,这里就是西埠镇鸡笼山中心村,“鸡笼山中心村三面环山、两面环水,村里的建筑保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民居风格,城里人到这里来郊游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宋云峰说。鸡笼山中心村建设上采取政府投资与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为主,政府负责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江苏客商在村口投资建设民俗项目,从皖南购买10套明清古民居,整体搬迁到老陈村,发展民俗皖南古民居旅游项目。目前已复原建成2栋古民居和2层徽派观景亭。

以文明为底色乡风民风美起来

走进含山县清溪镇横龙行政村小冯中心村,村口一幢门牌上写着“农民文化大礼堂”的古建筑引人注目,礼堂里舞台、屏幕、音响、灯光等设施一应俱全,如今这里不仅是村里举办节庆活动的场所,还是农民操办喜宴的好地方。“村民家办喜事只要交上100元电费钱,就能办得风风光光,规格不比城里大酒店办得差”,横龙村委会副主任冯加升说,“自2013年文化礼堂建成以来,村里红白喜事都不出村,改变了婚丧事宜大操大办风俗,得到村民的欢迎拥护。”

美丽乡村,美在环境、美在生态,更美在人文、美在精神。美丽乡村“三分建,七分管”,马鞍山“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老百姓在美丽乡村建设上的积极作用,鼓励村民开展自治机制,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家规家训等基层规范,让乡村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散发文明的气息,让生活在农村的人都知书达理、孝老爱亲。

“培育文明新风、构建和谐家园”、“管住脏乱差、留下真善美”、“主动参与、自觉行动,为改善农村环境而努力”……这样的宣传标语在马鞍山市的美丽乡村随处可见,如今它不仅镌刻在文化墙上,更烙印在村民的心里。“以前垃圾随便扔,一到夏天臭味熏天、蚊虫到处飞,现在家家户户都很自觉把垃圾送到路边的垃圾桶里”,当涂县乌溪镇周垾中心村村民刘卫国说;“今年春节期间,大彭村理事会成员向村民们宣传少放或不放爆竹烟花,现在村民家里办红白喜事爆竹的声音比往年明显小了。”林头镇青龙村党支部书记高学勇说。

在含山县环峰镇黄泥塘村村口,120多平方米的文化大舞台引人注目,“福”、“孝”等传统文化元素让马头墙式的舞台背景散发出淳朴古韵。黄泥塘村原来村风不正,常年村民赌博成风,在当地有“小澳门”的拙号;以前村民家里每逢“红白事”,都喜欢大操大办;邻里之间矛盾紧张,动辄因为一点小事就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如今,通过村民理事会成员上门做工作、交心引导,村里的风气有了较大的好转。

美丽乡村不仅需要环境整洁“外在美”,更需要文明尚德“内在美”。随着马鞍山市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逐渐增多的文娱活动、节俭办婚丧事、减少燃放烟花爆竹等移风易俗新变化正悄然融入马鞍山乡风文明中。

新闻推荐

当涂大闸蟹搭上“顺丰”车

金秋将至,正是蟹熟时节。对于养了十多年螃蟹的当涂大陇蟹农汪继龙来说,接下来无疑是一年当中最好的时节,往年他总是将自家螃...

当涂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当涂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