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新闻 含山新闻 和县新闻 当涂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马鞍山市 > 当涂新闻 > 正文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当涂蟹苗北上泗县扶贫记

来源:马鞍山日报 2018-07-26 09:15   https://www.yybnet.net/

脱贫攻坚

决战决胜

记者吴黎明

年初,10万只当涂乌溪蟹苗肩负结对扶贫重任,跨长江,过淮河,来到泗县丁湖镇樊集村的养殖基地安家。半年过去了,这些小精灵长得怎么样?双方扶贫结对帮扶工作进展如何?7月24日,记者赴泗县丁湖镇实地探访。

“乌溪蟹苗是友谊使者,也是致富种子。”前来接应的丁湖镇人大主席娄德志的第一句话就让人感受到结对帮扶的温度。一路前行,车窗两旁的田野景色像极了江南水乡。丁湖镇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沱河穿境而过,水面资源丰富,但水产养殖业长期徘徊在粗放阶段,资源优势变不了效益优势,沱河流经的樊集村还戴上贫困村的帽子。

去年11月24日,在当涂县泗县县域结对帮扶深度推进的背景下,有“中国优质河蟹苗种第一镇”之称的乌溪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到丁湖镇开展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双方商定,以河蟹养殖为突破口,由乌溪镇免费提供600公斤优质蟹苗,在丁湖镇樊集村开辟50亩示范养殖基地,并提供相配套的河蟹生态养殖、蟹稻共作、虾稻连作技术。同时,援助必要的配套资金。于是,乌溪蟹苗北上扶贫的故事开始真实演绎。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到现场看一看。”樊集村示范养殖基地负责人樊庆海热情相邀。50亩示范养殖基地如整齐的棋盘,水面上茂盛的水草疏密有致,间或能看到初长成的河蟹躲在“水下森林”中觅食、嬉戏。

“大的只重3两(150克),平均2两多。而往年,这个季节只重只有今年的一半,到10月份上市时也不过2两多。”樊庆海说,养蟹赚大钱,就要养大蟹,3两蟹价格是2两蟹价格的2倍。乌溪镇不仅送来了优质蟹苗,还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在樊集村推广以“种草、投螺、稀放、配养”为核心的河蟹健康生态养殖技术。以前也知道河蟹养殖的“当涂模式”,就是抓不住要领,现在河蟹养殖的关键节点,都手把手地教,全村190多个养殖户都跟着做,生产形势一派大好,如果今年河蟹市场没有大的变化,全村3000亩水面效益可望翻一番。

真情帮扶,在樊集村还引发了另一场“产业革命”。今年,村民胡开和丁宗风各自流转土地300亩,搞起了蟹稻共作、虾稻连作。胡开说,到乌溪镇取经时发现,虾稻连作效益高,春季养虾、夏季种稻养虾、秋季种虾繁育、冬季虾种越冬,小龙虾亩均毛收入9000元,一季水稻亩均毛收入2000元。一亩地一虾一稻综合效益过万元,这在本地想都不敢想,胡开便向双方相关负责人提出要移植这一技术,便很快得到满意的回应,提供了一切可以提供的条件。目前,胡开的300亩小龙虾已开始成熟,40天后就可以上市。

“没有当涂的帮扶,就没有河蟹这样好的长势。”养殖户樊增强和张永寺几乎是异口同声。樊增强说,就在一个月前,乌溪镇还带上水产技术专家,来到他家的20亩蟹塘,现场问诊把脉,教他蟹塘抗高温的秘诀。按照专家的吩咐,给蟹塘消毒,预防水草疯长,进入高温天后,死亡率果然比往年大大降低。

“扶贫结对帮扶,要。”乌溪镇党委书记孙发根对记者如是说。

新闻推荐

马鞍山市首家“个人信用报告”自助查询代理网点正式启用

本报讯(记者胡晓华通讯员夏敬柏)7月18日上午,马鞍山市首家“个人信用报告”自助查询代理网点正式运行揭牌,市民可携身份证前...

当涂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当涂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放飞梦想伴我成长2018-07-23 12:04
评论:(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当涂蟹苗北上泗县扶贫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