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苍松掩映、素砖碧瓦的墓园,它东倚雄奇葱郁的当涂大青山,西滨奔流不息的青山河。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来此凭吊拜谒,中外游人更是络绎不绝。这里,便是诗仙李白长眠之地。
山不巍峨人景仰,只缘千古伴诗仙。公元2017年,时逢李白墓迁葬青山1200周年。11月4日上午,沐浴着秋日的暖阳,来马参加第29届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的海内外百名李白研究专家学者、百名诗人齐聚青山之麓,致祭于李白墓前,追念前贤事迹,感怀诗仙精神。
“猗欤我仙,诞降于天;量齐峻极,气混坤乾。六代淫哇,大雅不复;先生挺起,日星河岳……”在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钱志熙先生诵读的《太白墓自龙山移神青山一千二百年纪念祭文》声中,参加青山拜谒活动的诗人、专家学者们低头颔首,以静默和鞠躬来表达对诗仙李白的敬重之情。
历经千载,宅兆早成;青山不老,诗名长存。李白游历一生、四海为家,老而卜居当涂,死后埋骨于龙山,公元817年迁葬于青山。作为李白的终老之乡,李白曾七次游历驻足于马鞍山,并留下了60余首脍炙人口的诗章,成就了这座城市与诗歌的千年情缘。当地人民出于对他的热爱,为其修墓建祠,并不时维护,自唐迄今一千多年间,先后大规模修葺祠墓近二十次。南宋绍兴年间,郡守赵松年又将每年清明节前一天,定为当地百姓前往李白墓的祭扫日。从此,祭祀李白成为当地的习俗。建国后,马鞍山市政府更是着力打造李白文化品牌,太白楼、李白墓等一批文物古迹受到维修与保护。
祭文宣读完毕后,诗人、专家学者们步入李白墓园,观瞻了毛泽东、鲁迅、郭沫若等书法大家书写的李白各个时期经典诗篇共106方诗碑。随后,祭祀人员又来到李白墓前亲自拜谒,拜谒仪式简单而又不失庄重。一支黄菊,轻轻摆放在李白墓前;鞠躬三次,绕墓一圈,凭吊诗魂,追缅诗仙。
“在李白墓迁葬青山1200周年之际,能有幸来马鞍山拜谒诗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来自李白家乡四川省江油市李白纪念馆馆长丁颖告诉记者,她已是第三次来马鞍山参加诗歌节系列活动,每次前来,都能感受到马鞍山人民对李白的深厚感情。“马鞍山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尤为重视李白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历经数十年积淀,马鞍山已成为了国内知名的李白文化研究和交流中心。”丁颖说,一个是诗仙的家乡,一个是诗仙的终老之地,两地一直都有交流活动,也希望今后能与马鞍山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擎起“李白文化”的大旗,弘扬以李白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共同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发展。
“我们是第一次来马鞍山,这座城市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没想到李白的终老之地竟是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参加完青山拜谒活动后,来自吉尔吉斯共和国楚州国立大学的苏来曼·卡依波夫教授和吉尔吉斯共和国国立民族大学的图鲁斯别克教授兴奋地表示,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李白文化是属于全世界的、全人类的共同的文化财富。“回去之后,我们将把李白的作品翻译成多种语言,致力于将李白文化在土耳其、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不断扩大李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李白,了解中国文化。”
本报记者刘挺
新闻推荐
新工房小学501班秦雨菲小记者08055指导老师魏红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当涂大青山游玩。在青山脚下,长眠着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李白一生倾情当涂,钟爱青山,他在六十二年的颠沛流离生活中,热情讴歌当涂...
当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当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