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叙永新闻 > 正文

2017我们交出满意民生账本

来源:泸州日报 2018-02-27 15:11   https://www.yybnet.net/

泸州市体育生态园的建设,填补了城南茜草片区无综合性体育公园的空白。本报记者 牟科 摄龙马潭区新建的玉带河学校。刘健 摄泸州市举行创新创业主题沙龙,探讨电子商务项目如何运营。泸州市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图片由市委统战部提供医生免费给市民做检查。杨尚威 摄泸州市社会福利院开展文化活动。何华 摄故里情源养老项目将建床位8000张。杨涛 摄一批批惠民工程的建成,给群众生活提供了保障。本报记者 牟科 摄泸州市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列入全国首批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本报记者 牟科 摄泸州市社会福利院医护人员为老人进行健康检查。何华 摄

民生牵着民心。2017年,泸州市继续办好十大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实事,在教育助学、就业促进、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百姓安居、扶贫解困等民生领域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向全市人民交出了满意的“民生账本”。

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让越来越多群众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幸福感攀升。

■ 适龄儿童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

□张瑞波 本报记者 廖强

关键词

学有 所教

近日,记者来到泸州市长江初级中学校、泸州市长江小学校,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教学楼、平整的操场、设施先进的多功能教室……这里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质的教学资源,让人感受到泸州市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与民生实惠。

2017年,泸州市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重点推进城区19所公办中小学校、8所公办幼儿园建设,有效缓解大班额教学问题。城乡学校实现校校有新教学楼、综合楼,有较完善的教育教学设施和标准塑胶运动场。

“19所公办中小学校中,江阳区江南小学二期、龙马潭区阳雀山中学三期、叙永三中一期等10个项目竣工投用;8所公办幼儿园中,江阳区茜草安置小区幼儿园建成投用。”近日,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城区学校、幼儿园的建设及投用情况。

随着19所学校的陆续投用,让适龄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泸州市还积极实施全市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统筹解决义务教育“乡村弱、城镇挤”的问题。

“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再也不用使劲往城里挤了。”去年,黄舣镇永兴村村民文光云的孩子文语馨,顺利就读黄舣小学。孩子读书问题解决了,文光云心里的石头也落地了。

乡村学校是教育的薄弱环节。为了解决乡村学校教育短板,泸州市全面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重点向村小和教学点、条件艰苦地区倾斜,加大农村教师待遇保障力度。2017年泸州市发放补助8924.41万元,全市享受农村教师生活补贴教师19571人,新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1110套。

“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家庭式的温馨条件,不出校门就能解决生活问题。”周末,泸县石桥镇红山村校教师邹丽苹在办公室上网查找资料备课。近两年,原本只有几间教室的红山村校有了电脑、通了天然气,建起教师休息室、食堂,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

群众期盼

叙永县麻城镇寨和村村民罗兰杰:我家是贫困户,我早年在外打工时左脚受伤致残,现在只能回家做些零活,妻子身体也不好。儿子领到救助扶贫基金时,我和妻子很激动。国家的政策好啊,政府能够时刻想到我们、关心我们,我和家人太感动了!孩子成才有了盼头,我苦点累点也高兴。

部门谈重点

2017年,泸州市重点推进城区19所公办中小学校、8所公办幼儿园建设。“全面改薄”工作成效明显,累计竣工校舍建筑面积81.62万平方米,完成规划的90.33%。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建设顺利推进,城区学校食堂100%、乡镇学校食堂65%完成“明厨亮灶”建设。“三通两平台”建设快速推进,全市中小学校、教学点全部实现宽带接入。实施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统筹解决义务教育“乡村弱、城镇挤”问题。专项安排教育扶贫经费42705.01万元落实各类助学资助,全市106.09万人次各级各类学生得到减免或资助;各县区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均达到500万元的规模,已累计使用729.75万元,确保适龄儿童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用好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 发放担保贷款1.4亿元 新增创业大学生746人□本报记者 吴娟

关键词

劳有 所得

“大爷,我们这个活动是公益事业,只要你用可回收的垃圾就可以来兑换一个生态鱼缸,鱼的饮料是通过餐厨垃圾处理生成的。”2月9日,在迎春购物月上,魏铭在年货展销区一角,忙着向来往市民介绍他这次推出的展销产品生态鱼缸。

魏铭自去年9月参加市第四届创新创业大赛夺冠后,成为泸州市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典型示范人物。他2013年开始自主创业,先后拥有多个成功创业项目。目前,他是公司互联网产品负责人。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让魏铭非常感动。那天他和他的团队到泸州实验小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公益课堂,向学生们传授防雾霾天气的知识,并教孩子们花几十元买来原材料,自己动手做一个空气净化器放在家中。几天后,他意外地收到其中一名学生家长的感谢信,家长表示自己家庭并不富裕,这个空气净化器价格低效果好,认为这个活动很有意义。魏铭告诉记者,能让每个家庭都享受到优质环保科技服务,说明他们现在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上次大赛夺冠,我得到10万元奖励,我计划在今年让企业再出40万元,设计生产一台餐厨垃圾的处理设备,在部分学校搭建展台,做公益上的推广和捐助,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绿色环保理念。”

群众期盼

王沐希,泸州美澳成人英语培训中心的创始人。在去年“双创”座谈会上,她被特邀作为创业者代表发言。

自从参加双创大赛后,王沐希认识了很多朋友,政府为他们提供了各种创业技能培训。“现在,我们正在努力争取与泸州语言测评中心、市外事侨务旅游局、泸州云龙机场、西南医科大学、四川警察学院合作对接,还希望相关部门今后能为我们提供更多帮助。”王沐希说,她想要“帮助泸州80万人开口说英语”,立志把她的创业项目打造成为“泸州成人英语培训第一品牌”。

部门谈重点

去年,泸州市大众创新创业工作通过开展双创服务和政策推进,全市新增成功创业9268人,带动就业24576人,完成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3584人,发放大学生创业补贴746人共746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亿元。

泸州市重点突出对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科技人员等重点群体提供创新创业政策支持,联合财政和人民银行通过调研出台了泸州市新的创业担保贷款实施细则,创造条件支持各类创业融资,全面落实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取消反担保政策。全市共落实创新创业引导资金2.5亿元,并大力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创新创业,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的形式,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服务平台。此外,泸州市有创业培训定点机构15家,去年开展创业培训6487人。

■ 多项卫生计生政策缓解看病难□本报记者 刘墨

关键词

病有 所医

去年底,龙马潭区罗汉镇石梁社区居民梁朝军不慎扭伤了腰,家人搀着他来到石梁社区卫生服务二站。“你这是急性腰扭伤。”医生毛小焱立即着手治疗。烤灯、针灸、推拿,再加上口服用药,一周时间,梁朝军的扭伤得以康复。

“以前,这样的扭伤至少需要两三个周才能康复。我把培训学到的技术用上了,效果立竿见影。”毛小焱所说的培训,是泸州市2017—2019年基层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第一期乡村医生培训班。

2017年5月初,毛小焱与来自各区县的100多名乡村医生在西南医科大学接受了3个月的集中理论培训。随后,毛小焱又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接受了实践培训。完成培训后,毛小焱将所学医技运用到临床,还增设了推拿、针炙等中医特色项目。

2017年5月中旬,第一期全民预防保健员培训班开班。来自叙永县水尾镇水星村卫生室的村预防保健员赖永连是学员之一。“作为村预防保健员,要组织村民参加全民预防保健体检,协助医生对高危人群进行随访,还要对大家进行健康宣教。”赖永连说,通过培训,学到了一些常见病预防知识,以及在处理紧急情况时如何更好地协助医生。

为培养造就一支素质较高、实用性强、本土化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缓解看病难,方便群众就近就医,泸州市投入1200多万元,实施基层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依托西南医科大学、市健康教育所、市卫校,从2017年3月—2019年3月联合对2000名乡镇卫生院医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乡村医生和预防保健员等进行集中理论培训、技能操作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培训。

截至2017年12月,泸州市已分批对1073名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乡村医生、村预防保健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群众期盼

龙马潭区罗汉镇石梁社区居民梁朝军:我今年38岁,是一名个体货车驾驶员,家里父母都务农,还有儿女要抚养。对我们来说并不愿意一点小病就到大医院去治,都习惯上附近的卫生站治病。现在医生参加培训回来,水平提高了,还开设了中医项目,对我们来说很实惠,花费少,效果好。就拿普通的感冒来说,我更愿意买点中药或者刮刮痧。我父母以前不舒服都是能拖就拖,不愿意去医院,怕花钱。现在有了免费体检政策,他们都争着去参加,还能学到一些医疗知识。真心感谢政府的好政策。

部门谈重点

泸州市卫生计生委实施的卫生计生4项民生大事、5项民生工程和4个民生项目截至2017年11月30日已全部提前超额完成。

全民预防保健工作全面推进,已完成全民免费健康体检170.8万人。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加大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力度。建立卫生扶贫救助基金7个,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共补助46835人次。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达到99.89%。实行自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450例。

未来,泸州市将进一步加快实施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将建立参保居民合理负担的筹资动态增长机制。健全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急诊ICU为一体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 “互联网+技术” 家门口养老□本报记者 朱虹 张婷

关键词

老有 所养

恒利山水小区居民周有贵和老伴退休后,经常都会前往江阳区华阳街道康乐社区参加活动。2月12日,周有贵和朋友相约到康乐社区下棋、打乒乓球……老伴则到社区里测量血压,看看书报。

康乐社区覆盖1.2万余名居民,开设有中医养生、健身运动、棋牌书画等活动空间,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当地一家居家养老服务社会组织,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该社会组织主要提供医疗帮扶、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并且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了好孝心云居家养老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可实时监管服务进度和质量,经过后台数据分析后,还可以有针对性地为老人们提供各项特色服务,例如可以上门提供助餐、助洁等服务。

“现在社区就有养老服务,很方便,我们很满意。”周有贵说。

群众期盼

“感谢共产党!敬老院真的好啊,不但吃得好、住得好,每个月还有零花钱。听说我们的供养标准又提高了。”从当初不肯入住敬老院,到如今时时处处都在夸党和政府好,每当提及入住敬老院的感受时,纳溪区丰乐镇敬老院院民李泽贵都感慨万千。发自内心的感慨,源于对纳溪区民政局关心特困人员供养、重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感激。

部门谈重点

纳溪区是泸州市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区县之一。为确保全区众多的老年人、尤其是特困人员老有所养,纳溪区民政局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变化、顺应群众期待、符合纳溪区实际的养老服务模式,创新构建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规范、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作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一年来,泸州市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一批具有牵引性、带动性的养老项目落地布局、加快实施;一批“终端+平台+实体商家”的信息化养老服务组织如雨后春笋生长壮大。

市养老服务福利协会被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授予“全国健康养老培训基地”荣誉称号,小蚂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被选入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泸州市经验在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上作交流推广。可以说,泸州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新路径。

■ 棚改惠民谱新篇 老城旧貌换新颜□本报记者 张婷

关键词

住有 所居

泥土房、青瓦房、筒子楼、单身公寓……江阳区茜草片区曾经富有时代印记的老房子,随着近年来茜草片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启动,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如今,居民们走出了烟火熏黑的房间,告别了洪水淹没的危险,迎来了电梯公寓内的新生活。杨顺清和刘继英夫妇俩,搬进了茜草棚户区改造安置房——江南新区5区2号楼3005号房。87平方米的新居里,小到地砖、墙纸,大到到灯饰、家电,都是夫妇俩自己设计的。家里还安装起了55英寸的网络电视、全自动洗衣机、自动抽油烟机……“洋盘”的家电都配齐了。

杨顺清夫妇曾经居住于茜草街道附近的通机码头。杨顺清从出生起就住在那里,200多平方米的简陋楼房内,最多的时候住了一家10多口人。老房子挨着河边,虽然可以享受习习凉风,但杨顺清坦言就怕涨大水。这些年来老房子先后经历过5次洪水,垮过好几次。后来杨顺清捡了些砖,搭建在了老房子周围,房子才得以固定住。

现在,杨顺清夫妇的新居与老房子相比提高了好几个档次。“住的是小区房,走的是水泥路,楼下有绿化带,还有专门的物管。最重要的是家里亮堂堂的,还用上了天然气,洗上了淋浴。”杨顺清夫妇争相夸赞新家。

像杨顺清夫妇一样,从棚户区搬出住上新房的人还有很多。2013年至2018年,泸州市规划改造危旧房棚户区80697户。截至2017年底,已实施改造63882户,2018年计划改造9216户。

群众期盼

江阳区慈善路31号院、37号院(两院合一)曾经的住户黄燕萍:以前我住在江阳区慈善路31号院、37号院,那里多为老旧的土墙瓦房。老院子进出通道狭窄,无消防通道,同时供电线路混乱,线路老化,存在安全隐患。

2016年,江阳区启动泸州市构树街、天子店棚户区改造项目,我所在的院子被纳入其中。

现在,我拿着拆迁款在江阳区酒城大道购买了一套二手房,家里宽敞明亮,空闲时我还能到江阳公园跳坝坝舞。我和31号院、37号院的邻居们终于能住上好房子啦。

部门谈重点

2017年,泸州市全面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棚改及各项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在全省排名领先。泸州市去年首创“选择货币安置+自主购房补贴=泸州货币化安置新政”模式,货币化安置占总签约户数的94.54%,棚改货币化安置精准发力房地产市场去库存,持续促进泸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17年共获得政策性银行授信与金融支持100余亿元,持续引进社会资本,棚改投资拉动成效显著。

2017年泸州市全面启动9个城中村棚改项目,以棚改助推区域中心城市做全城市功能,做优城市品质,做畅城市交通。以城市更新推进农民转移人口市民化。枇杷沟项目、小市旧城改造等旧改项目推进成效明显。以经营城市理念,实行商业化运作,做大做强市、区县投融资平台。

■ 量体裁衣 残疾人生活得到改善□本报记者朱虹

关键词

弱有 所扶

在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的帮助下,合江县福宝镇聂石坝村七组四级肢残村民刘亮闯出了一条致富路——靠着辛勤劳动,开办了纯天然生态养殖场,并带动乡亲们致富。

前些年,刘亮在外打工,城里的朋友很喜欢他从家里带去的腊肉、土鸡等农产品。一线商机便浮现在刘亮脑海中,他决定回家办个养殖场,用原生态的方法养殖,生产绿色食品。

2015年,刘亮的养猪场建起了,猪全部按照传统方法喂养。在一次政府组织的残疾人农技培训会上,他知道了电脑网络的好处,自学电脑知识并通过上网掌握了新的养殖信息和技术。2016年,他租用村集体的一口鱼塘用土办法养鸭子,用鸭粪喂鱼。后来,他又扩建了一个养鸡场。由于他采用原生态方法养殖,一些企业和他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

随着养殖场规模的扩大,刘亮承包了乡邻50余亩土地,长期雇请2个残疾人搞养殖,还向村民们免费提供仔猪,指导他们按照原生态方法养殖,定期按市场价回收。

群众期盼

江阳区通滩镇村民孙裕贵:我患尿毒症两年多,非常高兴领到了5000元大病医疗救助金。5000元对我来说很管用,可以解燃眉之急。

去年9月,泸州市发放今年第二批“大病医疗救助金”,44名患有白血病、尿毒症等病的贫困患者都领到了每人5000元的大病医疗救助金。

部门谈重点

合江县连续两年作为四川省残联残疾人扶贫资金股权量化的试点县之一,项目先后在榕山镇回洞桥村和望龙镇张白垇村实施。合江县残联创新实施了“五步工作法”,全面完成残疾人扶贫资金股权量化试点,在扶贫资金使用和贫困残疾人增收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全省范围率先取得一定成效。

去年,泸州市残疾人事业紧紧围绕“深入推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为残疾人谋幸福”中心任务,以精心实施“惠残民生工程”为重点,着力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抓好“组织保障、资金保障、设施保障”三大保障,整体推进残疾人民生、康复、教育、脱贫攻坚、就业、维权等工作,让残疾人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新闻推荐

新春慰问麻城镇寨和村 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

市科知局慰问组一行在贫困户家中◎王国强本报讯春节前夕,市科知局相关负责人和直属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一行10余人冒着雨雪天气深入定点帮扶点——叙永县麻城镇寨和村,开展春节前精准脱贫暨走访慰问活...

叙永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叙永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2017我们交出满意民生账本)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