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边上的攀竹竿表演,引得桥上站满了观看的民众天池镇文化站的乐队
谈到乌蒙山片区,过去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贫穷、落后、物质资源匮乏。然而,正是在这个看似贫穷的地区,却有着一群对文化活动十分热衷的人群。在上世纪的80年代,他们在叙永县的天池镇开展了一场场热火朝天的文化活动,让天池镇被整个泸州,乃至四川的文化界所认可。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正是天池镇的文化站,也因为有这个在当时具有巨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文化站,才能让整个天池镇的群众紧密团结在一起,为天池镇的人们提供一场场让人叹为观止的文化表演。
◎川江都市报记者 孙骋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贫困的山村缺乏精神文化支撑
30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刮入泸州这座经历了诸多磨难的古城,那时的叙永县经历了长久的贫困时期,百废待兴。叙永县大量的乡村处在生产停滞的时期,人们的脸上往往是麻木的、憔悴的、没有生机的。
》》》》 一个不太起眼的小镇,急需用精神文化推动生产
天池镇在当时是叙永县内一个不太起眼的小镇,镇上的农民靠着贩卖当地的土特产苦竹笋来维持生计。勉强度日成为了当地农民们的基本生活状态,想要拉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显得非常困难。叙永县文化局接到了市政府下发的通知,需要在各个乡镇设立文化站点,通过文化引领,以此带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不过,在那个时期,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渴求远高于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连温饱都没能得到解决,如何开展文化活动呢?就算有经费支撑、有政府搭台,但没有人愿意来唱戏,这个事情也没办法落到实处。所以,天池镇文化站的站长必须是一个能够和各方搭上关系,同时,自身也具备一定文化表演功底,能够撑得起台面的人来担任。
》》》》 文化站从一个人的辛苦支撑,到一群人的加入
通过叙永县文化局的多方调查了解,终于决定让在天池镇长大,对整个天池镇的情况都十分熟悉的李老来担任文化站的站长,协调平日里的文化表演工作。
李老此前曾在叙永县文化站任职,她熟悉所有的文化活动事务,而且,她自身也有扎实的舞蹈功底,能够撑起文化表演的半边天。
“天池镇文化站的建立并不是临时起意的,我们做了很多调查,修建了一个三层楼的活动场地。”不过,文化站初建,人手紧张,李老昼伏夜出,去给镇上有艺术表演天分的群众做思想工作。在文化站建立最初的阶段,李老可谓是一个人撑起了整个文化站的所有工作。她还自己担任舞蹈老师,编排舞蹈,教授学生。后来,随着一些退休老师、工厂职工的逐渐加入,整个天池镇文化站的表演团队逐步壮大,表演内容也开始不断丰富。
建立川剧团,成为这个镇的文化“开门钥匙”
“天池镇起初并没有川剧团,但是镇上的人们都喜欢看川剧,于是我们文化站专门聘请了镇上一位会唱川剧的老师,教授川剧爱好者们唱川剧。”李老告诉川江都市报记者,川剧需要很扎实的基本功,学习难度也非常大,不过,大家对学习川剧有很高的热情。
》》》》 川剧文化氛围浓,是天池镇一道非常靓丽的风景线
李老说,在学习川剧方面,大家一边摸索,一边印证,使得川剧在天池镇很快就发展起来,并且拥有了一支颇具实力的玩票队伍。
“随着川剧团的兴起,我们将文化站的一楼布置成了小茶馆。”小茶馆设立以后,川剧团的人会不定期到茶馆里进行表演,每逢川剧团表演,来听戏的人可谓是络绎不绝。“只要在茶馆里点上一碗粗茶,就可以听上半天的戏。而这些卖茶得来的钱,我们就用来作为活动经费,为川剧团的成员购置道具和服装。”平时没有表演的时候,川剧爱好者们也会自发的到茶馆来坐唱,这在当时的天池镇是一道非常靓丽的风景线。
》》》》 各类演出和文化宣传相继展开,原本萧条的街镇逐渐热闹起来
文化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壮大,各类演出相继展开,让原本萧条的天池镇逐渐变得热闹起来,人们麻木的脸上也开始出现了笑颜。
“文艺演出需要特定的地点和时间,为了让文化工作能够成为一种常态开展下去,我们要求了镇上具有比较强的文字工作者创办了文化墙。”天池镇的文化墙与学校的墙报有异曲同工之妙,“主笔的是几个学校退休的老师和过来支教的知青,他们写粉笔字写得很漂亮,而且文化素养也比较高,每周他们都会在文化墙上更新镇上的各种小故事和文学著作,还有自己创作的诗歌,和粉笔画等等。”李老回忆,天池镇的文化墙,或者说是文化长廊,是镇上群众最喜欢的休闲场地,“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围聚在文化长廊前,看上面的故事和诗歌。不识字的,会让认字的人读给他们听。”正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天池镇逐渐开始孕育出文化的土壤。
C
喷火、攀竹竿、变魔术 杂技表演很受欢迎
天池镇文化站的文艺演出开展的如火如荼,参与的群众也非常之多。随着人们的口口相传,天池镇文化站也开始在叙永变得有名气起来。1981年,叙永县首次文化工作会在天池镇召开,来自各乡镇十余个文化站的站长在天池镇齐聚首,在现场观看了天池镇文化站文艺队伍的表演,其中,有一个表演项目给这些文化站的站长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 小河边上的攀竹竿表演,精彩而刺激
天池镇境内有一条小河,河水异常湍急,河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石拱桥连接两岸。1981年,叙永文化工作会召开,清早,一个衣着朴素的小伙子扛着一根大概8米多长的竹竿,来到了离着这个石拱桥数十米远的空坝上。民众们看到小伙子的到来,自觉地让开了一条过道。
小伙子走到空坝上,将竹竿在地上扎稳,此时,隔着空坝数十米远的拱桥上,早已挤满了黑压压的围观群众。小伙子看了看站在旁边的文化站站长李老,朝着她示意了一下,便开始手脚并用,朝着竹竿顶端爬去。因为是秋末季节,河风袭来,吹得竹竿微微晃动。小伙子就像一只灵猴,这些许晃动根本影响不了小伙子攀爬的节奏。短短几分钟时间,小伙子就爬到了杆顶。竹竿临江而立,摇摇欲坠,身旁就是湍急的河水虐过,稍有不慎就有掉进河中的危险,而小伙子凌然不惧,轻松地完成了自己的表演。
周围的群众见到小伙子登上杆顶,立刻应景的鼓起了掌。那些从周边赶来的文化站站长显然没有看过这么精彩的演出,也顺着群众一起为小伙子鼓掌叫好。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场表演还远未结束。只见小伙子往周围略一打量,用手感受了一下竹竿的摆动幅度,身子微微一顿,手抓住竹竿顶端延伸出来的一小节扶手,重心猛地往下一沉,整个人凌空倒立而起,腿从屈缩到缓缓伸直,像一根标杆般耸立在纤细的竹竿之上。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让各地来的文化站站长们全都屏住了呼吸,周边的掌声已经响了半晌,他们却久久没有反应。“表演结束以后,有一个文化站站长还一直惊叹,说这个表演太不可思议了。”李老笑着说。
》》》》 农民小伙在文化站里圆了自己的舞台梦
其实,这个小伙子并非杂技班出生,他只是天池镇的一个村民,这些杂技表演的技巧都是小伙子自己在家旁的大树上学会的技巧。
“这个表演者小时候曾和父亲一起到外地去访亲戚,看到过杂技班的表演,回来以后就自己在门前的大树上练习杂技。后来,他还跟着村里川剧团的武生练习变脸和喷火,变脸没学会,喷火的技巧倒是被他练的炉火纯青。”小伙子在天池镇的文化站里圆了自己的舞台梦,若是没有文化站的大舞台,或许小伙子这一辈子都没办法体会到万众瞩目的感觉。
》》》》 一个小小的乡镇文化站,多人获得各个级别的优秀奖
“这些文化爱好者用着最简陋的道具,奉献着自己最美丽的演绎。他们在那个艰苦的条件下,不计酬劳的进行着义务演出。我们天池镇的文化站因为文化活动开展的好,被四川省文化局评为了全省优秀文化中心站,我们好几个表演者也获得各个级别的优秀奖。”李老告诉川江都市报记者,虽然条件艰苦,但天池镇的民众对于文化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从未消减过。
新闻推荐
推动“改薄” 让全市学生上好学 泸州市古叙两县代表四川省接受国家“全面改薄”专项督导
深入学校督导11月30日至12月1日,国家“全面改薄”专项督导组莅泸州市叙永县、古蔺县,对四川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进行专项督导。督导组先后深入叙永县江门镇初级中...
叙永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叙永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