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森波
12月2日,在叙永县水潦彝族乡岔河村,不少参观鸡鸣三省大峡谷的游客在村民胡群钦的商店购买了土鸡蛋、腊香肠等土特产。
“今天收入估计有300元。”胡群钦未曾想到过自己的工作领域能直接从农业跨到服务业,而且现在每天的收入能够翻几番。但胡群钦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这种改变与叙永县实施的旅游扶贫示范工程有着很大的关系。
“改行”销售当地土特产,原因是胡群钦发现前来岔河村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
岔河村境内有全国著名峡谷景观——鸡鸣三省大峡谷。在叙永县赤(水)水(潦)公路提档升级后,从县城经纳黔高速公路赤水河互通到水潦彝族乡只要一个小时左右。于是,游客与岔河村的互动随着时间距离缩短而丰富起来。
火起来的旅游业“牵引”着农业、畜牧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同步发展,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创收增收。
据岔河村党支部书记胡孟玲介绍,在桃李开花季节,每天都有六七十车游客前来岔河村参观。为此,有10多户彝族村民做上了旅游生意,一天纯收入两三百元。
胡群钦即是其中一位。在乡政府帮助下,她在鸡鸣三省大峡谷开起了一个小卖部,除了销售饮料、零食外,还替村民销售土鸡、土鸡蛋、土豆等土特产。胡群钦坦言,“年龄大了,出去不好找工作,在这里摆个摊子,收入不少,还可以顾家。”
未来,鸡鸣三省大峡谷还将为彝乡村民拓宽“钱途”,因为它多了几处“绝佳”的人文景观。
以前,岔河村在峡谷200多米高的绝壁上修建了堰渠,用于解决夏季时的人畜饮水问题。后来,水龙头安到每家房屋前,这条大堰的角色也随之转变为鸡鸣三省大峡谷著名景点。现在,这条装上了栏杆的大堰,成为游客享受峡谷风情、了解岔河村村民攻坚克难精神的必去之处。
同时,水潦彝族乡正修建鸡鸣三省大桥。建成后,游客站在这座长262米、宽11.5米的钢筋混凝土上承式拱桥上,鸡鸣三省大峡谷“上有卧龙穿崖之高堰、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的景色便会一览无余。
胡孟玲还表示,该村将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彝寨人家”,让更多村民吃上“旅游饭”。
看好日臻成熟的旅游业,村民杨崇茂决定扩大自家冰脆李和甜橙种植面积。他认为:“公路好了,来村参观的游客多了,市场自然就宽广了。”
新闻推荐
近日,叙永县公安局西城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南门坡有一名走失儿童。接到报警后,派出所民警立即驱车前往现场,发现在报案人家门口有一名儿童正在大哭,因该儿童年龄较小,且情绪较为激动,不能与现场...
叙永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叙永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