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叙永新闻 > 正文

回乡养青蛙 产值超百万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7-12-01 06:48   https://www.yybnet.net/

□特约通讯员 胡润林

“今天要准备300斤青蛙哦,客户已经预定了。”11月23日一早,叙永县叙永镇宝元村青蛙驯养基地老板曾涛忙着给工人交待事务:“这段时间25元一斤,销路很好。天气冷了,现在还得赶紧把场地改造好,补好破损的网子,为明年做准备。”

宝元村第一书记赵永康介绍,曾涛于今年初回到家乡与村集体公司合作发展青蛙养殖产业,规模55亩,根据目前的产量和销售情况看,预计今年总产量7万斤、总产值可达170万元。

劳动模范认定养蛙路

1995年,初中毕业的曾涛以优异成绩考入泸天化技工校,毕业后分配到泸天化股份公司工作,端上了让人羡慕的“金饭碗”!曾涛在工作中保持着一股勤奋好学的上进心,他是公司连年的技术能手,两届公司“劳动模范”,他所带领的小团队先后成为泸天化公司全省和全国的“模范职工小家”。

出生农村的曾涛,尽管现在当上工人,那种从小同农业结下的情缘一直根植脑海。在一次吃夜宵的过程中,他发现一些不良小摊主和食客,将野生青蛙当做美食。这一现象引起了曾涛的深思——青蛙是国家明文规定的保护动物,也能为农作物除害,却无奈成了不法分子的盘中美味。

仔细分析思考后,曾涛发现,其实这暗藏了一个重大商机:家乡有成片成片的适宜青蛙生长的稻田,市场又有这么大的需求,如果能人工繁育青蛙带动家乡群众发展该产业,实现增收致富,那该多好啊!

曾涛的这一想法抛出后,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这样就认定了回乡驯养青蛙的路子。

虚心学习养殖技术

去年,正当曾涛四处收集青蛙驯养技术的信息时,他猛然看到中央电视台报道了绵竹市遵道镇有一位养殖大户成功饲养青蛙。第二天,曾涛便到绵竹市拜师学艺,初步了解到人工饲养青蛙的“秘诀”,“试一试”的想法更加坚定。从那以后,只要听说哪里有成功养蛙的地方,他都会去向别人虚心学习,不断积累经验。

去年夏天,从媒体上获悉泸县的玉蟾山下人工饲养青蛙成功的讯息后,曾涛又专程去考察学习。对方业主感慨于曾涛的欲以养殖扶贫济困乡邻的满腔赤诚后,更毫无保留地教给了他养殖经验与要领。

紧接着,曾涛毅然决定歇岗,回到自己的家乡建设人工养蛙基地。家乡求贤若渴的脱贫产业发展愿望,更加坚定了他回乡从事人工养蛙的决心。

在镇、村干部及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曾涛选定叙永镇宝元村八组柑子榜一带田野;这里山清水秀,高山台地无污染。通过镇村两级协调,他一次性租用下村民55亩稻田,着手建人工养蛙基地。

今年1月,曾涛带领工人在田里全面展开基地建设,排水、挖沟、开厢、搭架、拉网、消毒等几大项工序逐一快速推进。“必须在开春前把基地建设好,将种蛙引进,天气暖和时将青蛙卵孵化好,不然将错过季节,耽误一年时间!”曾涛说,“开始的第一个月时间,就足足投入了60多万元。”

进入5月份,养殖青蛙的固定场所、设施设备建好后,曾涛也顺利办理了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稻蛙共养”探索模式

曾涛的养殖基地长期固定聘请了村里流转稻田的8名村民帮忙管理,另外在基地建设、青蛙捕捞、设施维护、除草等环节需要大量的人工时,则以120元每天的工资请当地村民。

“除了土地流转资金,每月有固定的2400元工资。”将土地租给曾涛并在基地务工的村民文志良说:“如果是种水稻,要受到气候、管理、种子等因素影响,不可能保证年年有好收成,如今稻田租给曾涛养蛙,能做到旱涝保收,还能在蛙场打工挣钱,真是双丰收啊!”

当前,曾涛的青蛙养殖基地有一小部分是“稻蛙共养”模式,就是将稻田围上网子、种好水稻后,再在水稻行间放养青蛙。曾涛介绍:“这样的好处是青蛙可以吃害虫,水稻不用农药,有稻谷和青蛙两样收入,遇到像今年这样的干旱天气,种上水稻抗旱能力就要好些;缺点就是青蛙产量要比全部用作喂养青蛙的田块低得多。”

据曾涛透露,喂养一斤可以上市销售的青蛙成本10元左右,目前市场价25元一斤,利润和前景还是很可观的。谈到未来,曾涛将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周边的贫困户开展稻田养蛙,同时进行青蛙深加工产品和品牌生态 “稻蛙共生米”的开发。

新闻推荐

228个景区纳入全国红色旅游景区建设 叙永县鸡鸣三省 石厢子会议旧址 列入其中

本报讯(苏忠国记者罗森波)记者昨(23)日从叙永县委宣传部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期总体建设方案》,确定228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叙永县鸡鸣三...

叙永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叙永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回乡养青蛙 产值超百万)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