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一梅
新闻延伸
春节期间,动画短片《宅猫尼彩》在哔哩哔哩网站(俗称B站)播出,获得网友热烈反响。《宅猫尼彩》计划开发为52集动画剧集,而这部作品改编自泸州妹子余一梅的绘本作品《宅是一个人的狂欢》。
◎ 记者 袁轶 曾念
高中时凭稿费实现“财务自由”曾在本报工作过
今年43岁的余一梅,其中39年的经历都离不开手中的画笔。
余一梅4岁开始画画,17岁在《少年漫画》发表第一篇作品,在别人还在临摹《七龙珠》《灌篮高手》等漫画时,她已经开始学着创作自己的故事。高中时期,余一梅凭借在各种漫画杂志赚来的稿费实现“财务自由”。
2001年,《泸州晚报》(《川江都市报》前身)成立,22岁的余一梅提着两麻袋自己发表过的作品参加面试,直观的业务能力展示,给了面试官很深的印象,余一梅很快被留了下来。在报社期间,她画过插图,也当过记者。
工作之余,余一梅喜欢登录“美编之家”网站,学习全国各地优秀的美术作品。“通过这个网站,我发现外面的世界好大,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我不想被框住,想更进一步。”余一梅说。
2005年,余一梅辞掉报社工作来到上海,进入榕树下文学网站工作。
畅销书设计专业户 为几十名作家设计书籍封面
从2005年在榕树下担任书籍设计师,到2008年成立个人工作室,余一梅在出版业黄金时期先后为几十名作家设计书籍封面或装帧。年轻一辈的作家有韩寒、郭敬明、蔡骏、冯唐、安意如等,老一辈的作家有贾平凹、王朔、阎连科、残雪、池莉等。
余一梅接到冯唐《北京,北京》书籍设计项目时,冯唐已经毙掉了此前10多稿的设计方案。余一梅发现,大部分被毙的方案,问题都出在设计师与作者的沟通上,作家在现实生活中不善于表达,设计师不知道如何与作家沟通。余一梅说:“因为有过当记者的经历,我知道如何与一个陌生人沟通,帮他找到自己内心深处想表达的东西。”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余一梅对冯唐展开了一场漫长的“采访”,通过询问冯唐对作品的理解,对自己的定位等,余一梅逐渐摸清了冯唐的审美喜好,随后设计的第一版封面装帧方案就得到了冯唐的认可。冯唐看了设计稿表示,终于有一本送得出去的书了。
永远“在路上”但最爱的还是家乡泸州
在上海期间,余一梅每个周末都“驻扎”在上海书城,一个面包一瓶矿泉水,一待就是一整天。余一梅翻看书城里的每一本书,吸收优秀的美术设计养分。对于书籍美术设计,余一梅有自己的理解:“作者对自己的作品会有一个理解,市场对这部作品也会有一个反馈,我在中间寻找一个契合的点,然后以我的审美,引导这个点尽量到更高的地方”。
为了提高自己的审美,2010年起,余一梅逐渐退出出版行业,开始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习生活。10余年来,余一梅跑遍中国,寻访各地博物馆和名胜古迹,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和灵感。
从“美编之家”网站,到上海书城,再到现在的博物馆和名胜古迹,余一梅一直都在学习和储备的路上。她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某一个领域上,只要是与美术相关,都想去尝试一下。
去了那么多城市,余一梅最爱的还是家乡泸州。翻开余一梅的微博,就像打开了一张泸州美食地图,下水井沟的酸菜面、百子图的豆花烤鱼……“我很多朋友都说我是泸州形象宣传官,看到我的分享,他们都对泸州产生了好奇,准备来泸州旅游。”余一梅说,甚至还有上海等地的朋友,因为她的影响来到泸州定居。
“泸州的气候、美食、环境,一切都太舒服了,我想把家乡介绍给全国。”余一梅说,下一步,她计划设计泸州方言表情包,通过社交媒体,输出泸州文化。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泸州市江阳区方山镇对待违建保持严查严控高压态势,全力做好耕地保护工作。方山镇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