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泸州 今日泸县 今日合江 今日叙永 今日古蔺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今日泸州 > 正文

驱邪避瘟泸州娃娃端午要背香猴狲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21-06-09 09:53   https://www.yybnet.net/

驱邪避瘟 背“香猴狲”驱邪避瘟。

色彩各异的“香猴狲”。

在四川泸州,端午节的传统习俗,除了划龙舟、吃碱水粽、喝泸酒、挂菖蒲、采青熬水给孩子洗浴、给岳父岳母送鸭子和咸蛋外,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那就是小孩子要背“香猴狲”。

五毒月,背着“香猴儿”防百病

香猴狲,是泸州人在端午节做的香囊,以红布为主,缝制猴子造型,因此称为“香猴儿”“布猴儿”。香囊内放有菖蒲、艾草、藿香、薄荷、紫苏等10多种纯天然中草药,家中老人为孩子们亲手做好大小不等的“布猴儿”,常常是让孩子们背在背上,寄以驱邪避瘟、身体健康的美好愿望。

农历的五月,在民俗里被称为“五毒月”。之所以被称为五毒月,古人认为,五月随着季节性的雨水开始增多,导致细菌病毒快速繁殖,湿热之邪气较盛,非常容易暴发瘟病。并且在这个季节毒虫肆虐,一旦人体内的湿热阻滞气血、经络,如果再被毒虫叮咬,就会出现代谢受阻、气血欠畅,即浊邪停滞而百病生的状况。

传民俗,“香猴狲”申报泸州非遗

传统的端午节,老人们说,未满12岁的小孩,就要戴香囊猴狲,戴了之后,晚上睡觉就不会受惊吓,特别是有些病灾多的孩子,到了端午节,就要戴个猴狲在身上。因为猴狲的内囊里面放有中草药,可以去除异味、除病、防病。老人们传统的说法是,小孩佩戴过香猴狲之后,在经过桥梁、河边的时候,就把猴狲的内囊扔掉,老人们认为小孩身上的病灾邪气会随着水冲走,小孩就能平安健康、顺利地长大。以前的医疗条件跟现在不能相比,老人们很相信这些说法。这些传统的节日习俗,就这样延续了下来。

以前的香猴狲,用两块碎布就缝起来了,经过几十年的摸索,正在申报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香猴狲”的传承人杨丽平将香猴狲发展成了样式各异、色彩鲜艳的多种造型。如猴狲手牵手、心连心等,品种也有可供佩戴的、吊手机上的、小孩背在背上的等等。

杨丽平说,她从7岁开始,就跟着外婆学做香囊,一直坚持到现在,至今已连续做了51年,从未间断过。她以前从没想过做来卖钱,都是在过端午节的时候送给家里的侄儿侄女、亲戚朋友、工作中的同事等。“他们都很高兴,因为现在很多人都不会做了。”

如今,杨丽平的香猴狲,已经申报了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快就将拿到证书。对于这门传统民间工艺,杨丽平希望能有人来传承。“凡是有人愿意来学的,我都会免费传授,让这门民间传统技艺、香囊习俗传承下去,并继续发扬光大。”

封面新闻记者李华刚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国网泸州供电公司 安排部署中高考保电工作

◎张跃川江都市报记者许亚琴本报讯2日上午,国网泸州供电公司对2021年高考、中考保电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今年泸州市高考...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驱邪避瘟泸州娃娃端午要背香猴狲)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