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共享农庄“桐心院子”。
当地“网红”在桂圆林内直播带货。
在桐心院子内,小朋友在撒欢儿。
今年1月11日,在桐兴村首届网络年货节上,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直播介绍当地农产品。
去年盛夏时节,在桐兴村的葡萄园内,游客在体验采摘的乐趣。
□代华风 张鹏 特约通讯员 杨尚威 文/图
江水潺潺,炊烟袅袅,阡陌交错,鸡犬相闻。4月春风拂面,在泸州市龙马潭区特兴街道桐心院子共享农庄内,游客往来穿梭在林间,感受别样的乡愁。
“以前靠务农种地,每年收入不足五千元,很多人举家外出打工,如今这些人大多都回来了。”桐兴村村民韩兴容就是其中之一,她现在共享农庄上班,每月工资4000元以上,加上流转土地的租金,一年有5万多元的收益。
桐兴村的变化得益于2018年3月特兴街道开展的农旅一体化项目——桐心院子共享农庄的建设。
坐落在长江之滨的桐兴村,栽种有大量的百年桂圆树,每到桂圆成熟季,大批的市民前来购买桂圆,安静的村子里总会迎来一阵短暂的热闹,但桂圆下市后,这里就少有游客。
如何让桐兴村走出一条长效致富路?龙马潭区立足于当地特色,在桐兴村开展了农旅一体化项目——桐心院子共享农庄建设。在不改变农民所有权的前提下,农户采取以房屋等入股的方式,获得入股红利;而“桐心院子”则获得对农民入股的破烂房屋进行个性化改建、扩建、重建等权利,使原本破烂不堪的农房旧貌换新颜,并根据市场需求,配套一系列特色游乐设施。共享农庄的建设,不仅让桐兴村留住了乡愁乡韵,更让村民守着绿水青山致富奔康。
一个共享农庄,不仅唤醒了沉睡的土地,还带动院外80余户村民发展农家乐、经营民宿客栈。院内,以“桐心生态农场”为龙头,带动周边150余户村民发展种养业,引导周边70余户村民从事龙眼、菌类、腊肉、香肠等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同时,该村还积极与网络电商平台开展合作,培养一批本土“网红”,通过网络直播带货,为当地的农副产品打开销路,拓展销售渠道,让村民跨界增收、跨域获利。
新闻推荐
本报讯(孙继伟罗瑚榕)4月22日,泸州市江阳区蓝田街道农业中心联合蓝田派出所在倒流河流域进行常态化禁渔巡逻时,将非法垂...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