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泸州 今日泸县 今日合江 今日叙永 今日古蔺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今日泸州 > 正文

两老支书当“和事佬”调解矛盾纠纷有一套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21-04-28 06:24   https://www.yybnet.net/

郭占贵(左一)和李成海(左二)在调解纠纷。

□王望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虽然你之前尽了告知义务,但你用木棒打死了嫂子家的狗属于故意,理应承担相应责任;作为嫂子,你家的狗虽然被兄弟打死了,但狗毕竟先咬死了人家的4只鸡,你同样有管理不到位的责任,所以你们双方各自损失自行承担……”

这是4月24日,笔者在泸州市江阳区黄舣镇“白马调解室”见到的场景,退休老支书李成海、郭占贵正给赵某及其嫂子田某进行纠纷调解。

两位老支书成立调解室

婆媳吵架、邻里纠纷、赡养抚养之争,甚至农民工维权,江阳区黄舣镇白马片区六个村的2万多村民只要遇到矛盾纠纷,最先想到的就是“白马调解室”。如今,“白马调解室”成为了当地村民加强沟通、化解矛盾的好去处。

今年72岁的李成海、68岁的郭占贵曾分别是黄舣镇牌坊村和金华村的党支部书记。2008年在村党支部换届中退下来后,他们二人退职不退岗,凭借自己担任村干部30多年的工作经验、掌握的法律知识和在群众中的威望,主动依法介入村里各类民间纠纷,当起了“和事佬”,并在镇政府的支持下组建起“白马调解室”。2011年,“白马调解室”因其在维护一方平安中贡献突出,还被江阳区司法局命名为“李成海郭占贵调解室”。

近些年来,李成海和郭占贵两个“和事佬”针对农村实际和部分上了年岁的老人家庭纠纷或个别不愿来调解室的纠纷当事人,变坐等群众上门调解为主动走村串户化解,搜集群众矛盾纠纷,在村民院坝里或家中现场摆起牌子进行当场调解。在走村串户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李成海、郭占贵还带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小册子和法律资料发放给村民,增强了村民的法治和维权意识。

村民纠纷有了“减压阀”

“如果不是李成海和郭占贵两个老支书从中调解和变通处理,拖欠了 10 年的务工工资我们一分也拿不回。”白马村王清文等16个村民说起李成海和郭占贵两个“和事佬”就充满感激之情。

2009年3月,泸州弥陀页岩砖厂法人曾某贵将厂子转让给朋友韦某贵,后因经营不善该厂宣布倒闭。倒闭后韦某贵随即失联,但其时尚欠王清文等16名农民工工资46682.5元。

为了讨回自己的务工工资,王清文等16名村民历经多年多方打听韦某贵的下落,都没有结果,他们就多次找到转让砖厂的法人曾某贵,要求曾某贵来垫付尚欠的工资。已经60多岁的曾某贵也是白马村农民。后经法院判决由砖厂法定代表人曾某贵负连带赔偿责任,由曾某贵支付。法院虽然判决了,但曾某贵却没有收入来源,根本无力支付。

2020年4月,王清文等16名村民来到了“白马调解室”,向李成海和郭占贵求助。李成海和郭占贵调解,双方协商各退一步,商定由曾某贵借钱按总欠工资额的65%先垫付农民工,自己下来想办法找韦某贵补偿。至此,在李成海和郭占贵两个老支书的调解下,一起拖了10年的农民工工资案画上圆满句号。

如今,一个小小的“白马调解室”,在李成海和郭占贵两个老支书的精心维护下,成为村民矛盾纠纷的“减压阀”。13年来,李成海和郭占贵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近800件,无一起矛盾纠纷出村,确保了一方和谐安宁。

新闻推荐

两条高铁“同框”建设

□本报记者牟科摄影报道4月26日,泸州市交通发展“一号工程”——绵泸高铁内自泸线泸州段与渝昆高铁泸州段在龙马潭区蜀泸...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两老支书当“和事佬”调解矛盾纠纷有一套)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