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泸州 今日泸县 今日合江 今日叙永 今日古蔺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今日泸州 > 正文

不带电子产品进课堂,不布置在手机上完成的作业 家校如何“管好”孩子手机

来源:川江都市报 2021-03-26 00:58   https://www.yybnet.net/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中小学生手机“有限带入校园”,即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通知》还要求,学校应细化管理措施,提供必要保管装置。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手机管理已经成为学校和家庭无法避开的话题。日前,记者走访泸州市部分学校和家庭,对手机管理情况进行调查。

◎ 川江都市报记者 许亚琴

1

严管手机学校各出“奇”招

为了方便孩子与家里联系,很多家长都会为孩子配备一部手机或者手表电话作为通讯工具。但孩子一旦将手机带入学校,就不可避免地偷偷使用,上网、聊天、玩游戏,不仅上课分心,也会影响学习效果。

记者调查发现,在《通知》下发前,泸州城区不少学校已经对手机实行“严管”策略。

泸州市梓橦路小学渔子溪学校明确规定,学生不允许把手机带入学校,手表电话在学生进校后关机。同时,学校把各办公室的电话向家长公布,家长确需与学生联系的,可以拨打学校电话找到学生。

在泸州十五中学校,学生不能把智能手机、智能电话手表等电子产品带入学校,一旦在学校发现,将由老师收起来交由班主任代管,并通知家长前来领取。同时,学校在平时也会不定期突击检查,采用金属探测仪等设备检查学生是否将电子产品带入学校。

几年前,在借鉴兄弟学校的做法后,作为寄宿制学校的泸州老窖天府中学,开始对学生手机进行“严管”。每一届新生进校后,便会接受包括手机管理在内的专题教育。同时,学校设立保管箱,以年级为单位,对学生手机进行统一代管,到周末或月假时发放。上课期间,学生有急事需要联系,可使用班主任或寝室管理员的手机。学校还制定了纪律处分条例,学生违规把手机带入学校,会受到纪律处分。

2

禁而不绝教育部发文让管理有底气

为了让学生们在校期间安心上课,避免手机干扰教学秩序,泸州各中小学校可谓是各出“奇”招。但学校手机管理中“禁而不绝”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

不少学校坦言,虽然对学生手机实行“严管”,但仍然会有个别学生把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学校的情况。在有的寄宿制学校中,宿管老师甚至曾查到学生半夜玩手机、耍游戏、聊QQ等情况。

泸州十五中学校副校长潘庆说,以前学校在手机管理上属于自我探索,只能建议家长和学生去配合实施,而不能强行实施。虽然大多数家长能够理解,大部分同学也能遵守这一规定,但学校在平时的检查中,仍然会发现有个别学生把电子产品带入学校的情况。教育部《通知》出来后,“学校对手机管理更有底气”,潘庆说。

“让基层学校的老师和管理人员可以真正理直气壮地管理”,泸州老窖天府中学副校长曹平同样认为,《通知》对学校管理和学生学习都大有好处。学生自控能力差,玩手机容易让学生在学习上分心,从而影响学习。学校加强对手机管理,可以防止孩子沉迷游戏,远离网络诈骗,保护视力,促进身心健康。

3

学校新变化手机管理更人性化

教育部下发《通知》后,记者调查发现,泸州市中小学校在以前“严管”的基础上,也更加人性化。

目前,泸州十五中学校已经拟定更细化的手机管理措施。据潘庆介绍,学校仍坚持“原则上学生不得带手机进校园”,但考虑到家长对学生安全的担心,确需带手机进入校园的,在经学生家长同意并书面提出申请后,学生进校后手机由班主任统一保管。同时,学校已经在教学楼办公室安装电话,可以提供给学生使用。

泸州市梓橦路小学渔子溪学校校长王敬则表示,学校已经在学校生活区安装了约50部座机电话,以方便在校学生和家长联系。预计到今年“五一”节前,学校生活区的座机电话数量将达到120部,充分满足家长和学生沟通联系的需求。

一方面,学校对手机管理更人性化,另一方面,学校对违反规定的学生处罚也更加严厉。对不遵守学校手机管理规定的学生,泸州十五中学校将视情节给予学生警告、严重警告、记过或留校察看的处分。

对于“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的规定,潘庆表示,从本期开始,学校已经对老师作出这方面的明确要求。

4

学校严管家庭教育也应管好手机

随着学校对手机管理越来越严,学生在校时间玩手机的现象已经大大减少。不少家长对学校严管手机拍手称快,但对于手机管理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却让不少家长感到棘手。

刘女士的孩子在市内一所寄宿制学校读七年级,对学校严管学生手机,刘女士非常支持。她说,孩子住校后,学校不允许带手机进学校,不仅孩子学习成绩有了提高,而且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有所降低。

以前孩子读小学时,为了方便联系,刘女士给孩子买了一部手机。从那以后,孩子平时在家几乎是机不离手。“根本管不住”,刘女士说,有一次,她发现孩子半夜还藏在被窝里玩手机,她气得当场摔了手机。

刘女士说,孩子上初中后,就开始了住校生活,学校不让孩子带电子产品到学校。没想到,孩子在学校“戒”掉了手机,而且学习成绩还明显进步了,这让刘女士一家感到高兴。但现在让刘女士忧心的是,孩子假期回到家里,仍然会玩手机。

曹阿姨隔代带外孙,平时女儿女婿工作忙,她负责接送、照看孩子。在家时,曹阿姨会把手机随身携带,不让孩子接触手机。但学校老师常常会在手机上布置作业,这时候,曹阿姨就只能把手机拿给孩子,让他自己做手机上的作业,而自己要忙着做饭、做家务,不可能时时刻刻站在孩子身边看孩子用手机。

曹阿姨经常发现,老师布置15分钟的作业,孩子要做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曹阿姨说,孩子小,自控能力差,肯定会偷偷玩手机,“但学校要布置手机上的作业,家长就很无奈啊。”曹阿姨说,如果学校以后不在手机上布置作业了,那么她对孩子在家玩手机的问题完全可以管得住。

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玩手机等电子产品引起重视,但不少家长也直呼“难管”。发生在寒假的一件事,让汪女士至今心有余悸。春节期间,亲戚朋友都给儿子发了红包,儿子就用过年钱去买了一部二手手机。本来就爱耍手机的儿子,有了手机后玩得更加痴迷。有一次,爸爸看到儿子沉迷于耍手机,就当场教育了孩子。没想到,父子俩由此发生言语冲突,进而大打出手,闹得不可开交。汪女士说,孩子在家玩手机,是现在他们一家人最头痛的事。

作为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士,潘庆认为,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对手机产生依赖,主要是回家后缺乏社团活动、体育锻炼以及相应的阅读活动等。建议家长安排好孩子的课外活动,多带孩子参加社区活动、体育锻炼等。当然,让孩子与电子产品完全隔绝也是不可取的,潘庆建议孩子在周末完成学业任务后,家长可以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接触电子产品,引导孩子健康上网、绿色上网,避免沉迷。

新闻推荐

传承革命精神 滋养爱国情怀 江阳区丹艳路幼儿园开展“讲革命故事”爱国教育活动

讲革命故事“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3月22日,稚嫩纯真的声音从江阳区丹艳路幼儿园操场传出,这是孩...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不带电子产品进课堂,不布置在手机上完成的作业 家校如何“管好”孩子手机)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