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扬 本报记者 李界
3月7日,在纳溪区上马镇桐梓村二组,4.5米宽、15厘米厚的水泥公路干干净净,护栏、回车道等附属设施一应俱全,桐梓村二组280多位村民出门不湿鞋了,农副产品销售也不用肩挑背驮运到集镇上了。
而在两年前,这段1000多米的路还泥泞不堪,村民们出行苦不堪言。如今,看着村民开车或骑车从公路上来回奔走,67岁的二组村民、桐梓村党支部原书记罗孝炳脸上绽放出了欣慰的笑容。“去年,二组村民一起出钱出力,把这条泥泞路硬化了,村民的日子更好了。”
桐梓村二组是该村最偏远的一个村民小组,20年前该小组村民集资挖了一条毛坯路一直没有硬化,长年大坑小坑,导致村民出行困难,农副产品销售严重受阻,家中有劳动力的青壮年,基本选择了外出务工。
2020年1月,外出多年的罗孝炳返乡回家过年时,看到二组这条组路依然泥泞不堪,罗孝炳心里极不是滋味,曾担任了12年村党支部书记的他,心里想着一定要为家乡做点事情。
受疫情影响,从外地回来的罗孝炳只能呆在老家。不过,他也没有闲着,寻思着如何带领村民一起修路。“我们号召村民一起出钱出力,将这段毛坯路进行硬化。”罗孝炳找到桐梓村二组村民小组长刘贤礼商量,立即得到了刘贤礼的全力支持。
这段路按4.5米宽、15厘米厚的修建标准预算,需要22万多元,加上护栏等配套设施,需要25万元。由于村民小组无集体经济收入,这些钱全部需要村民集资,且还得投劳。
2020年1月31日,罗孝炳和刘贤礼便在桐梓村二组的微信群里发起硬化组路倡议,并请每户派出一名代表共同协商。
协商会上,罗孝炳带头捐资2万元,这让参加协商会的村民代表们很感动。原来,罗孝炳早些年就举家迁居外地,过年时才回家探亲访友稍作停留。“老支书很少回家了,还带头捐资硬化公路,我们不出钱出力,就对不住他的一番苦心。”二组脱贫户黄小兰在会上当场响应,捐资1万元。
看到家中刚脱贫且经济还不宽裕的黄小兰都坚定支持,村民们纷纷捐资,70岁的阮明银老人,将自己2万元养老钱都捐了出来……
人心齐,泰山移。在村民们的积极响应下,短短几天就凑齐了硬化公路所需的修路款。由于受疫情影响,混凝土施工队得半个月后才能进场施工,罗孝炳就带头与村民一起,戴着口罩,拿着铁锹和锄头,开展铲路基、填碎石、清理路沟等前期路面平整工作。由于村民前期工作到位,混凝土施工队进场仅用了5天时间,就铺设完成1000米的水泥路。
如今,桐梓村二组组路已通了一年多,村民出行方便了,村里种植养殖业也发展起来了。“以前路不通,山上的竹子赠送都没人要。现在路通了,每吨竹子能卖上近600元。”罗孝炳不无感慨地说,“不修路永远没有出路,现在村民出行方便了,致富有门道了,我这个老支书,心里真的替他们高兴。”
新闻推荐
本报讯(周思岑)3月3日下午,泸州市兴泸融资担保集团公司党总支召开了2021年度“讲述入党故事重温入党志愿书”专题学习教育活...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