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相竹 实习生 胡玲
“不能让群众等。”这是泸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受理科工作人员韩兴勤的口头禅。
1月21日上午,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排队等待办理业务的市民逐渐增多。在韩兴勤的耐心指导下,市民刘丽丹填写好相关材料,不到1个小时就办理好个人住房转移登记。
韩兴勤主要负责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业务的处理解决、草拟各类业务工作文件等。在办事群众较多、业务量较大时,韩兴勤会暂缓手里的工作,优先办理群众的一般登记业务。
在“放管服”改革中,韩兴勤先后牵头起草了《关于主城区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改革攻坚工作方案》,参与草拟了《泸州市不动产登记税后60分钟领证实施方案》等。
韩兴勤告诉记者:“办事效率提高了,每日需要接待的群众就更多了。”以前,不动产登记、税务等部门各自办理自己的业务,群众需要跑的窗口多,耗时长,办事效率不高。现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会同税务、住建部门联合开发“一窗受理”数据共享平台,95项不动产登记类型中的42项实现1小时内办结,其余登记类型最长的由2019年的4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窗口人均业务受理量从以前的每月500多件到现在每月1000多件。
“以前每天最多办理30多个群众的业务,现在业务办理量翻倍了。”韩兴勤说,每当听到“谢谢了”“你们辛苦了”的感谢声,觉得工作再累都值。前段时间,有市民送锦旗表示感谢,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
对工作充满干劲的韩兴勤,偶尔也会感到力不从心。2019年国庆节前,韩兴勤的奶奶生病住院了,恰巧遇上泸州市创建“0”证明城市。韩兴勤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梳理证明材料、清理所有的办事指南……她只能每天下班后赶到纳溪陪护奶奶,早上5点又从纳溪赶回来上班。每天的连轴转,在奶奶平安出院时,韩兴勤却患上了严重的结膜炎。国庆节期间,韩兴勤住院治疗。国庆节假期一结束,她立即回到工作岗位。同事们看到她红肿的双眼,纷纷劝她多休息几天。韩兴勤却说,创建“0”证明城市还有很多资料要准备,自己不能拖后腿。
2021年,韩兴勤将继续和同事一起探索研究,如何进一步扩展同城通办的业务范围和区域,“跨省通办”“异地通办”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
新闻推荐
去年泸州市外贸 进出口总额约89.8亿元 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0.5%
本报讯(记者李瑞莉)记者1月22日从泸州海关获悉,去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泸州海关通过靠前服务、主动作为,加上通...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