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在忙着对沃柑进行疏果固枝管理。
□李小波 罗尧 文/图
12月2日,笔者走进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马村村黄金沃柑基地,只见成排的果林满目苍翠,两名果农正忙着对特色产业沃柑进行疏果固枝管理,放眼望去,沉甸甸的沃柑挂满枝头,果香阵阵,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农户以土地入股公司
昔日的马村村,产业发展滞后、大多数劳动力外出,导致大量土地荒废,村集体经济为零,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近年来,马村村“两委”一班人按照“一村一品,产业为重、合作共赢”发展理念,通过镇商会、乡贤会等平台,招商引进企业和业主,以“党支部+集体公司+龙头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流转土地2500余亩发展特色沃柑产业。
发展产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马村村里提出发展沃柑产业时,让村干部想不到的是,大多数村民都持反对意见。
为了消除村民心里的“疙瘩”,引导村民发展产业,马村村“特聘村主任”、党员刘尊云积极支招:由村党总支作担保,发动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将土地交付给村集体公司,由村集体公司统一进行沃柑的栽种、管理、售卖,农户在前三年不收任何土地流转费用,第四年起以入股土地比例进行收益分红。该方案推行后,得到村内农户的大力支持,在短短半个月内,312户农户交地2000亩发展沃柑。2019年春,第一批投产果树为集体公司增收130万元,入股村民户均增收3000元。
据马村村党支部书记张灵介绍,村里定期邀请纳溪农业农村局的果技专家到基地,现场讲授生产种植技术、开展信息交流等,提高村民的种植管护知识水平,确保了种植的沃柑丰产增收。
“去年沃柑基地收了5万多公斤沃柑,今年长势比较好,估计收成要比去年翻番,丰收已成定局。”走访中,马村村招商引进的泸州市蔬香佳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华强告诉笔者,由于马村种的沃柑品质好,口感清甜,每年12月至次年3月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采收上市,产品通过村里的“稼郷俚”电商平台,销往北京、上海、成都等地。
持续增强“造血”功能
村集体经济姓“公”,集体有了钱,如何把钱用在刀刃上?马村村“两委”已经开始提前盘算这个问题了。
“下一步,等村集体公司有钱了,我们将按照四六开的比例进行分配。”张灵告诉笔者,收益的40%将存入村集体账户,用于村里的基础设施维护,解决特殊村民的实际困难;另外60%的资金,将再次入股发展产业,稳步壮大集体经济,实现滚动发展。
当下,在马村村党支部的引领下,马村村特色沃柑产业以“集中示范片管理带动村民自主管护,集体公司保证销路”的方式,让土地变身“绿色银行”,村民参与其中,让产业发挥持续“造血”作用,推动村集体经济从“负”到“富”,村民凝聚力不断增强,发展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该村已从原来的“空壳村”变成了宜居宜游宜商的特色产业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婷)年终岁末,江阳区紧盯当前安全生产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深入研判,集中精力开展安全生产“排险除患”集中整治攻坚...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