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在窗口为群众办理业务。 刘璇摄
□ 刘璇 温未希 本报记者 朱虹
不久前,江阳区行政服务中心教育和体育窗口首席代表陈英准备出门上班时,微信上收到一条信息:“陈英姐,我又要来麻烦你了……”发来微信的,是陈英曾经的服务对象刘女士。
去年8月,陈英为刘女士办理孩子外地就读联系函,为避免服务对象多跑路,她主动留了自己的手机(微信)号。刚办好,刘女士来电称地址弄错了,需要重新开具就读联系函。为了不耽误孩子入学,陈英马上着手开展“帮办代办”服务,迅速完成信息核查、联系函开具等,当天将就读联系函寄出。
为了让企业群众“少跑腿、不跑腿”,江阳区行政服务中心全面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推进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在更高层次实现“不见面审批”。通过四川政务服务网、微信公众号、“江潮”APP等多种“线上”信息化渠道,结合“线下”现场帮办模式,全方位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办件咨询、预约排号、业务办理、投诉受理、互动交流、信息发布、免费帮办等政务服务,鼓励像陈英那样的窗口人员主动提供更多的网上办件服务。
加了陈英微信后,刘女士遇到政务方面的问题第一个就想到陈英,不仅有教育类的,还包括城乡医疗保险购买、住院报销、主城区置业等其他方面的问题。陈英不管“分内分外”都及时提供咨询解答。
今年,由于资金周转困难,在昆明经商的刘女士想卖掉泸州的房子。考虑到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尽量少跑路,加上近期生意忙走不开,她再次电话求助陈英,咨询卖房的手续、税收问题还有出售流程。陈英和刘女士多次通话,一一解答,还自己做了一张流程表,协助刘女士一次性办好了所有手续。
在江阳区行政服务大厅工作6年多来,陈英的微信好友添加了1000余个服务对象,不时有服务对象发来信息咨询。陈英笑言:“微信上和我聊天最多的不是亲戚朋友,而是办事群众。”在办事群众眼里,她是政务“百事通”,遇到事找她总没问题。
窗口服务上,陈英是忙碌的“服务员”。她每天早早来到办公区,避免群众等候时间过长;在办理业务时坚持“人性化”“有温度”“售后式”的服务。大厅党建上,她是带头的“引领员”。陈英被推荐为江阳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活动党小组组长,坚持党员服务模范带头,主动亮党旗、亮党徽、亮承诺,热心接待群众答疑解惑。
纪律监督上,陈英是严格的“监督员”。作为面向企业群众的服务窗口,江阳区行政服务中心严格实行“1+2+1”监督模式,即派驻纪检监察组每周不定期督查,行政审批局和入驻窗口单位日常管理考核,同时接受社会不同形式监督。陈英作为一楼社会事业服务区的小组长,也是大厅廉政监督队伍的一员,平日是温和的大姐姐,面对违反工作纪律的组员却一点也不会“手软”。
6年多来,陈英累计办理业务20余万件,所办事项无一差评、无一投诉。
新闻推荐
本报讯(川江都市报记者曾刚)8月10日,由江阳区丹林镇开往城区的304路公交车上出现暖心一幕:一名乘客突发疾病,司机及时伸出援手...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