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泸州 今日泸县 今日合江 今日叙永 今日古蔺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今日泸州 > 正文

城市里,收废品的吆喝声渐行渐远 再生资源回收从业者何去何从?

来源:川江都市报 2019-11-02 00:37   https://www.yybnet.net/

彭大姐正在拆解收购来的氩氟焊机

再生资源,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再生资源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化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废玻璃等。再生资源产业在发达国家被称为“第四产业”和“社会静脉产业”,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废书报纸拿来卖,收旧洗衣机、电冰箱……”小时候,这样的吆喝声不时在街头巷尾响起。伴随着吆喝声,是推着小推车或蹬着三轮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把家家户户的废铁、废纸、废塑料瓶买走,赚取差价以此谋生的废品收购人员。

记者了解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速度加快,废旧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产生量也与日俱增。在泸州,目前从事再生资源经营的业主有2000余户,从业人员8000余人,年经营总量达到近100万吨,经营总额达到30亿元。

◎ 川江都市报记者 刘明霞 摄影报道

现象

街头吆喝收废品的声音少了

“师傅说没带秤,一堆废纸壳加上一个坏掉的热水器,给了30元。”不久前,家住泸州市江阳区城西某小区的文阿姨,将积攒了几个月的废纸壳和坏掉的热水器卖掉了。

文阿姨家的这堆纸壳是女儿网购留下的“战果”,积攒了一段时间,女儿嫌占地方,“开玩笑说房价这么贵,留着一个平方堆废纸,不划算。”

文阿姨觉得攒了这么久,比较可惜,就四处寻找收废品的人,希望上门来收走,“以前常常有人在小区门口蹲点,最近没怎么见到,有一次在侧门遇到一位,却嫌我家在小区这头,太远了,不愿意来”。

最终,来收走文阿姨家废纸壳的是隔壁小区的一位保洁员,“碰到他在隔壁小区楼下一家蛋糕店收纸壳,留了电话,才过来了。”

如今,在泸州城区,背着背篼、拉着板车的拾荒者已经很少见,记者采访时,曾偶遇到两位拾荒的老人,他们说自己并不是以此为生,只是闲不惯,顺手而为。其中一位老人告诉记者,现在不少小区的保洁员在清扫时,将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收走了,沿街的垃圾桶有环卫工人清理,“不好捡了”。

的确,随着配备保洁员的物业小区越来越多,许多保洁员成为了最初的垃圾分类者。到文阿姨家收购废纸壳的保洁员说,清扫时收捡到的废旧纸盒等,一个月也能卖几百元,何乐而不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废旧纸板、塑料瓶、旧家电等物品,不少市民都跟文阿姨一样,自己收集起来,等积攒到一定数量时,或是让废品收购人员上门来收,或是自己送到回收站卖掉。不过,也有市民感叹,与以前相比,“街头吆喝收废品的声音明显少了”。

“好的时候,什么都能卖钱”

行业故事

再生资源从回收到利用,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再生资源回收站则是它们这段“旅程”中的前端站点。在泸州,目前从事再生资源经营的业主有2000余户,从业人员8000余人,年经营总量达到近100万吨,经营总额达到30亿元。

彭大姐经营的再生资源回收站在龙马潭区横街子,是几间老旧的民房,屋里东西不多。10月18日,记者到回收站时,她正在拆分几台收来的氩氟焊机。只见她戴着白色棉织手套,拿着螺丝刀,利落地将电路板和外箱拆分开来。

上世纪90年代,彭大姐下岗后,和丈夫做起了再生资源回收的生意,那时还叫废品收购站。“那时什么都收,都能卖钱。”在彭大姐的记忆中,烂鞋子、烂棉絮、布条都不愁卖。后来,黑心棉事件爆发后,政府部门加强监管,烂棉絮、布条等逐渐没了市场,“现在还有当时收了没卖出去的。”现在,彭大姐收购的废旧物品,主要分为废旧纸类、废旧金属类、废旧塑料类。

说话间,一位大姐背着一背篼货走进收购站,货物已经分门别类用袋子装好。当她把一袋子易拉罐放上秤时,彭大姐拿下袋子,拿出了其中几个,“这几个不一样,不收。”

彭大姐说,自家主要是收购周边工厂的废旧物品,也有周边居民送过来的。“行情好的时候,每天下午五六点钟,来交货的人在门外排起长队。”

如今,这种现象已很少见,在记者采访的半个多小时里,只有一位大姐背着背篼过来,卖了一些易拉罐、塑料瓶等。

彭大姐说,自己做这一行已经20多年了,生意好的时候,还请了工人帮忙分拣,而今这一片即将拆迁,自己收的量也少了,“做我们这行,又脏又累,等到这片拆了,可能就不做了”。

从业者说

回收站点从城郊到城区

城市变迁影响行业发展

“最近行情不好,内江那边(塑料)厂都关了,你看,楼上那些塑料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来拉走。”10月24日,江阳公园附近某小区外的再生资源回收站,刘大姐坐在凳子上,看着门店外人来人往。在她周围,放着收来的纸壳、塑料瓶、旧家电等可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刘大姐的儿子一边将塑料瓶打包,一边告诉记者:“我们收的是可以再利用的东西,不是废品,真正的废品没人收。”

刘大姐家的再生资源回收站,就在小区临街面的一楼,约有四五十个平方米,有的地方搭上架子,隔成两层,堆满了收来的货物。虽显得凌乱,却无怪味,刘大姐很是自豪地告诉记者:“老伴爱干净,每天都收拾。”

刘大姐家干这一行已经有七八年时间,“那时,江阳公园还没修好,对面的小区没建起来,门口的路还没通。”

七八年间,刘大姐眼见着周边居民小区建成,江阳公园树木葱茏,成了周边居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店门口的路从水泥路变成了柏油路,人多了,车也多了。这些变化影响了刘大姐家回收站的生意。

“最初的时候,这边还属于城郊,回收的东西以周边小区的建筑废弃物为主。小区建成后,装修那段时间,就是各种装修废弃物,家具家电的包装壳,那几年的生意好做。”刘大姐说,随着周边小区居民不断入住,他们回收的东西也逐渐以居民生活中的废弃物为主。这几年,随着电子商务、快递、外卖等新兴业态迅猛发展,快递包装袋、带有大量胶带的纸箱、塑料餐盒等消耗量快速上升,“双十一过后卖纸壳的特别多。”

初开店的时候,刘大姐家租下了相邻的两个门面,加起来有近100平方米,一月租金3500元。后来周边人气旺了,店面租金涨了,刘大姐家就退租了一个门面,“现在这个门面一月5000元。”

如今,除了超市等大宗的废纸壳,刘大姐很少上门去收,多是周边居民分拣了送到店里来。

刘大姐坦言,对于收荒匠的货,收得并不多,“利润本来就薄,经过一次转手,就更少了。”

灯光昏黄,刘大姐与记者坐在屋内的凳子上聊着,刘大姐的儿子走到屋门口,在一把椅子上打起了盹,他的面前,就是一把大秤。

刘大姐家的回收站是家庭作坊,丈夫、儿子都在店里工作,这也是再生资源回收站的常见经营模式。

“最怕的就是行情不稳定。”刘大姐已经60多岁,虽然感叹行情不好,但她坦言,“年龄大了,打工没人要,做这行累点苦点,多少能混个温饱”。

新闻推荐

清晨现平流雾 宛若“海市蜃楼”

昨日清晨,气温回升,城市空中出现平流雾,泸州城区掩映在浓密的雾中,如梦如幻。沱江六桥、两江新城等区域的建筑物在大雾之中若...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城市里,收废品的吆喝声渐行渐远 再生资源回收从业者何去何从?)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