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简放鹏) 5月24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泸州市探索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村住房财产权、果树等作为抵押物,不到8个月时间,农业担保贷款累计近1.6亿元,为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贷款项目135个,缓解了泸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抵押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从去年10月以来,针对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抵押物偏少、财产虚置的情况,泸州市降低信贷门槛,扩大抵质押物范围,降低或取消抵质押物要求,探索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村住房财产权、果树等作为抵押物,或者直接采用信用方式提供担保,担保业务范围涵盖粮食生产、畜牧水产养殖、特色农业以及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二三产业等,缓解了泸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抵押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016年,龙马潭区长安镇张咀村八组村民陈玉成立家庭农场,通过流转周边土地240亩,种植枇杷、柚子、柑橘等特色水果,养殖塘鱼、大白鹅。由于资金短缺,陈玉的饲料只能在镇上的经销商处购买,每包价格比批发价多花4元。
今年1月,陈玉得知有农业担保贷款后,采用果树、塘鱼、大白鹅作为抵押物,申请周转贷款45万元。贷款资金到位后,陈玉所有饲料都到饲料厂家直接购买,一年可节约资金7万余元。对此,陈玉感叹道:“这个农业担保贷款好,减少了我的家庭农场成本支出。”
据省农业担保泸州分公司总经理杨雪兵介绍,泸州市农业担保贷款按照“政策性定位、市场化运作”原则,专注泸州八大特色农业产业,关注泸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主体,通过“扶小扶微”,担保额度有效控制在10万元至200万元之间,有效盘活了农户的闲置资产,增加了他们的发展资金。同时,泸州市农业担保贷款执行1%的低担保费率,不向客户收取保证金,取消资产评估、中介服务等费用,协调合作银行降低利率,减轻了融资主体的经济负担。
新闻推荐
(紧接01版)先期目标是高换10万亩,争取在5至10年内,使全市的良种化率由目前的20%提升到40%以上,同时,把泸州建成全国最大的龙眼...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