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岸线成为市民漫步休闲的好去处 。本报记者 牟科 摄
■本报记者 简放鹏
4月中旬,中央电视台《见证》栏目摄制团队来到泸州,拍摄四集纪录片《见证·泸州2019》。该片主要拍摄内容包括泸州三线建设记忆、泸州酒文化、“两江四岸”百姓生活的变迁等。
“两江四岸”百姓生活变迁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泸州已由临水之城变为亲水之城。
想要“从哪里走下去都能触摸到水”
20多年前,泸州沿江一带曾是垃圾弃土堆放的地方。汛期到来,原滨江路一带,特别是地势低的住房、街道常常被淹。为保障沿江居民的安全,1986年12月至1987年,市政府在城市维护费中拨款30万元,修建了泸州滨江路的第一段——澄溪口至木工家具厂一段防洪堤,全长295米。
后来,滨江路不断延伸。1992年4月到2000年9月,泸州市对滨江路动了一次“大手术”:拆迁棚户区、修筑护坡和挡土墙、建设车行道、沿江绿化。滨江路从以前功能单一的防洪堤变身为集防洪、绿化、休闲于一体的滨江公园。
曾经有段时间,滨江路的游乐设施、坝坝鱼和茶摊等经营户扎堆,小摊贩占道经营,空旷的河滩地带变成一个杂乱的游乐场,大量垃圾破坏了河岸的美丽,并造成行洪隐患,削弱了本来就弱的城区防洪能力。
过去,市民常常感叹,滨江路只能隔着高高的堡坎看江水,无法做到“从哪里走下去都能触摸到水”,亲水性差,浪费了两江资源。很多市民希望,在“两江四岸”规划建设中,突出滨江城市的亲水性,让“水、山、城、人”相互交融,让滨江岸线成为广大市民漫步休闲的重要场所,把两江从单纯的交通物流通道,转化为经济活力与城市魅力汇聚的双赢“河流”。
当时,对于如何让滨江路变得“鸟语花香”,市观鸟协会会长李昭成曾表示:“如果滨江路的花草树木,没有鸟儿的相伴,就如同塑料做的一般。有了鸟儿,滨江路才有灵气。”
为此,李昭成建议,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城市生态、水源、湿地等环境,打造泸州滨江路美丽名片。
打造市民的亲水平台
城市滨江路的尴尬,折射出泸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面临的严峻考验:如何将这座临水之城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亲水之城?将江水变得更清,在更高层次上开展江河治理?
改变滨江路现状,这是横亘在泸州面前的一道难题,大量摊位需要搬迁,投入巨大。
为了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提高防洪能力,2012年,泸州市开展了“两江四岸”整治行动,投入资金7000万元,对主城区长江段、沱江段内不符合规定的45处游乐设施、11艘餐饮趸船、217家鱼馆、12家摊点及20个船形网箱养殖设施予以拆除,净化水域环境。
无水无灵气,泸州市充分利用长、沱两江穿城而过的独特优势,增添水景观工程,建设特色江城,体现泸州水和城相融的城市建设理念。特别是泸州市成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后,已投入1.5亿元对主城区滨江路进行了升级改造,在滨江路融入泸州特色的滨江景观和滨岸生态系统,利用长江、沱江沿岸的滩涂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载体,建设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群落,营造出“江滩连水水连天”的独特景观,成为泸州优美的“会客厅”和市民的亲水平台。
近年来,泸州市围绕打造“山清水秀、人水和谐、景态自然、醉美泸州”品牌,以及“亲水休闲、绿化健身”的城乡水生态景观的要求,逐渐形成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格局。
把众多亲水空间让给市民
漫步“两江四岸”改造后的泸州滨江路,总有一种“在森林中观赏长江风光”的妙趣,总有一种“一出门就是公园”的惊喜。
春天,堤下临江侧平台上的排排杨柳吐绿,红色透水混凝土自行车道,与此前修建的滨江路堤下平台自行车道贯通。堤下河滩外保留着鹅卵石等原生态景观,市民可从堤下平台及延伸下去的石梯走到河滩地,滨江路的亲水性得到了很好体现。
如今,这个被联合国人居中心授予“2000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殊荣,并且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怡人之地,散发出怡情之韵,让20多公里长的滨江路沿线变成了景区。到了夜晚,江中画舫亮灯唱晚,与斑斓多彩的夜景交相辉映,使“城上人家水上城”的酒城更加美丽。
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陈明忠在参观泸州滨江路后说,泸州“两江四岸”整体规划建设暨整治工程,将城市文化、水文化、酒文化融为一体,把众多的亲水空间让给了市民,提高了泸州的城市品质。
新闻推荐
本报讯(廖胜春记者朱虹)虽然素不相识,但在孩子面临危险之际,纳溪区永宁街道居民武照全、李湖江和安富街道居民雷斌3人做出了...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