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阳区天益广场几个月前投放了一款升级版自动售药机。本报记者 杜玉青 摄
■本报记者 杜玉青 摄影报道
近日,家住龙马潭区龙城丽都小区的梅玲发现,自家楼下的24小时自动售药机内空空如也,看样子已“歇业”许久。与此同时,江阳区白招牌一家药房外则添置了一台崭新的自动售药机。一边设备空荡荡,一边设备满堂堂,自动售药机这股风什么时候又吹向了泸州?
据报道,早在2002年,医药零售行业就开始尝试研发并投放了自动售药设备,但之后几年,这一“新事物”并无太大起色。随着互联网经济发展与消费方式的转变,以无人货架、无人商店、自动售货机等为代表的“新零售”概念被大家熟知。医药零售行业也开始了“新零售”时代的探索之旅,于是自动售药机旧貌换新颜,再一次出现在人们视野内。
升级版自动售药机落地泸州
已有市民“尝鲜”
梅玲家楼下的自动售药机,去年底便已经投放在药店旁。药店店员王光菊介绍,设备正常使用时,偶有顾客前来购买药品,他们几乎都是年轻人,多是因药店关门才在设备上购买。在该设备的屏幕上,显示有远程问诊、预约挂号等多元化功能,但除了售卖药品,这些功能并未启用。
记者走访发现,江阳区天益广场一家药店也投放了同款自动售药机。一位女店员说,从几个月前投放至今,设备都正常运行着,但主要的功能同样是用于售卖药品。
位于白招牌的自动售药机则是泸州市某连锁药房上个月对原有设备升级改良后投放使用的。2013年,该连锁药房率先在门店投放了全省第一台24小时自动售药机,但那时购买药品只能现金支付。新近“上线”的升级版自动售药机,增添了微信、支付宝2种支付方式。
如今,这批自动售药机分布在江阳区的天益广场、白招牌和佳乐金街门店。该连锁药房的客户服务相关负责人吴群告诉记者,2013年投放的设备,药品销售情况并不是太理想,此次功能升级后投放的新设备,尚处于与顾客磨合的阶段,能否满足消费者需求或是盈利,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设备使用有局限性
各项功能有待完善
“设备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3月份的时候药店就停用了。”说起这一“高端”设备的使用,王光菊有些无奈。此前,王光菊所在的药店因顾客用自动售药机购买药品,付了钱却未“吐”药被投诉,药店多番考虑后关闭了设备。
“我宁愿这个设备关了,我们用起来也挺麻烦。”王光菊说。由于设备的智能操作系统还有待提升,设备在使用中有时会出现卡顿、死机等情况,不仅顾客的购买体验感差,就连药店人员在换药或维护时都麻烦。同时,即便是在该设备正常使用时,1个月所售卖的药品销售额也仅有1000元左右,与门店的销售额相去甚远。“一方面是因为顾客已经养成了固有的消费习惯,相比自主选择,他们更希望能有药师推荐。另一方面,因为设备售卖的药品种类有限,许多药品并不能通过自动售药机购买。”泸州市某连锁药房大山坪区域负责人陈女士说。
吴群说,自动售药机有局限性,就目前他们药房投放的设备来说,能容纳的药品仅30来种,并且均是乙类(绿标)非处方药和二类医疗器械。这样的情况下,设备只能作为提升门店形象的一个部分,暂时还谈不上盈利。“药房投放自动售药机的初衷也是为了方便顾客,设备的研发、维护、运营成本远远超过了药品销售额。”吴群说。
行业人员对设备发展前景仍有所期待
事实上,自动售药机风潮又起,也是因为社会发展的促使。因成本及销售人员安全等问题,传统零售药店很难做到24小时营业,而生活中夜间紧急及不便利地区购药的需求一直存在,作为售药服务的补充,自动售药机自然拥有一定的市场。
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习惯的升级,自助售药机也逐渐开始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从单一的售药服务向链接药事服务、大数据收集、诊疗等领域拓展后,一台设备便能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如今,使用自动售药机买药还是一个相对低频的消费行为,这一零售方式所面向的消费人群也不太宽泛。但在吴群看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医药新零售大潮将会到来。
作为一线销售人员,王光菊期待自动售药机这样的智能设备进入医药零售行业。在设备功能完善、药品质量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对于医药零售门店来说,自动售药设备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它能很好地解决部分市民的购药需求,同时让顾客获得更加舒适的购物体验。
新闻推荐
■刘锐本报记者李家平摄影报道3月27日至30日,泸州市组织各区县旅游主管部门、重点景区以及旅游商品企业,参加“2019重庆都...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