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 冯志强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走出乡村多年,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梅岭村32岁的小伙杨锌不仅成为了一名电气工程师,而且考取了国家注册的 “一级建造师”。然而,5年前,他竟然爱上了家乡的手工茶,返乡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身于传统手工茶制作。面对别人投来异样的目光,他说:“我只想把父辈传下来的制茶技艺传承下去。”
2009年6月,杨锌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职工工学院毕业,留在了研究院工作,两年后,他辞职来到成都某水务公司从事净水设备的研发,并参与成绵高铁沿线直饮水设计施工。其间,他带队研发的高效智能模块式净水设备等还获得了国家专利。工作之余的杨锌相继考取了电气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等资格证书。
一天,公司一个对中国名茶颇有研究的领导喝到杨锌从家里带去由父亲手工制作的明前特早茶后赞不绝口,连连说:“这个茶虽然没有华丽的包装,但却比卖几千元一斤的某些名茶口感还要好。”听到这一评价,杨锌喜不自禁。此后,公司领导把杨锌家的手工特早茶作为出国必带的茶叶馈赠友方。
“纳溪是全国‘特早乡之乡’,明前特早茶居然有如此的魅力,我为啥不将之发扬传承呢?”近日,杨锌告诉笔者,他父亲是一个从事手工茶制作已有40多年的老茶艺人。40多年来,父亲依然坚守手工制茶,其制作技艺还上了中央电视台,而杨锌也就从2014年开始,每年至少有200天在老家,跟随父亲学习明前手工茶制作技艺。
杨锌所在的护国镇梅岭村,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就规模发展茶叶种植。长年的耳濡目染,让杨锌从小就对茶叶有种特殊的感情。返乡跟随父亲学做手工茶,是杨锌人生的重新开始。
为了全面掌握手工茶的制作技艺,杨锌在父亲的教导下,从采茶、选茶学起。杨锌告诉笔者:“手工制茶工序繁多且十分讲究,杀青是最重要的环节。杀青时,鲜叶下锅的温度要在110℃—130℃,温度过高会产生焦糊味,温度过低易出现红梗红叶。”
由于手工茶费时费力成本太高,许多厂家都不愿意做。在目前的纳溪区,坚持手工茶制作的只有他们一家了。“手工茶产量很难与机制茶相比,经济效益也比较低。”杨锌说,手工茶一个人一天只能制三四斤,而机械茶一天一个人可以制200斤,“正是看到手工制茶的传承变得越发困难,我才决定回乡学习传承手工制茶技艺。”
辛勤付出,终获回报。如今,在父亲历经5年的悉心指导下,杨锌基本掌握了整套手工制茶工序,已经能与父亲一道独立做茶了。而他这几年制作的明前特早手工茶,虽然量不大,但他给自己注册的“杨氏手工茶”品牌已名声在外。
“制茶无止境,茶也有生命。”杨锌说,他还是手工茶前辈眼中的小后生,他也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更多人喝到具有传统口感的好茶,将手工制茶技艺一直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记者日前从民航局获悉,3月31日至10月26日,中国民航执行2019年夏秋航季航班计划。目前航班换季工作已准备就绪,...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