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申(左中)、杨思进(右中)为工作站揭牌。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供图
本报讯(汪建英 张小玉 记者 陈易君)3月31日,李兆申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举行。据悉,这是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引进的第二个院士工作站,也是泸州市卫生健康领域引进的第四个院士工作站。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及其团队,市政府、市卫生健康委、市科协、市科技和人才局、市人才办、市红十字会等相关领导,西南医科大学及其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领导,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领导等参加了揭牌仪式。
向“科研大咖”借力借智
从事医教研一线工作37年的李兆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系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其在消化内镜和胰腺病诊治领域开展了系统性创新工作并颇有建树、成绩斐然。
李兆申院士工作站落户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是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向“科研大咖”借力借智之举。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院长杨思进表示,将以此次院士工作站建立为契机,充分发挥李兆申院士工作站在高端人才引领和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深化与李兆申所在的海军军医大学高层次、宽领域、多形式的合作,实现团队建设、技术提升、学科融合、科研发展等提档升位,进而打造出一支高端队伍,更好为患者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有特色、有创新、有品质的高精优的服务。
在揭牌仪式上,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姚新建代表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向李兆申院士工作站捐赠60万元专项资金。
西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廖斌在重点介绍了西南医科大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相关工作情况后,希望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在李兆申团队的指导帮助下,在消化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学科建设、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有更大的进步,让泸州乃至川渝滇黔结合部4000万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为建设“健康泸州”“健康四川”作出积极的贡献。
向“创新大咖”借才借势
“开明开放、聚智聚才”是泸州市提出的人才观。作为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等课题40 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8项,主编专著47部的李兆申院士及其团队,其院士工作站将着力为泸州市打造区域学科制高点、高端人才孵化器和共享创新的平台。
李兆申院士工作站落户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也是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向“科研大咖” 借才借势之举。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将在李兆申团队的指导帮助下,以消化健康研究所为圆心,向泸州及周边地区辐射,进而总体提升消化疾病的防治水平,推动“健康泸州”的建设进程,助力将泸州打造成为川渝滇黔结合部医疗卫生中心。
终极目标: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李兆申院士很高兴加入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团队,表示今后将带领团队瞄准泸州乃至西南地区人民的健康需求,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对消化道疾病进行专科技术的传授,积极开展相关学术交流,为消化疾病患者的健康提供技术保障和服务。
李兆申院士表示:“我和我的团队现在也是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团队中的成员。待确定了研究方向后,我们会把研究落地。”他希望通过3至5年的努力,能给泸州、给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留下一批和上海医疗水平差不多的、能留下来为泸州以及周边人民服务的医疗人才和科研项目。
揭牌仪式后,李兆申院士作了《瞄准临床难题,医工交叉,MTD协作——研究型医师培养与研究型学科建设的体会》专题讲座,让在座的医务工作者受益匪浅。
据悉,李兆申院士工作站在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的落户和实质性运行,将为泸州市乃至西南地区消化系统疾病(如胰腺癌、急慢性胰腺炎、顽固性便秘等肠道疾病)提供技术保障和优质医疗服务。
杨思进代表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与李兆申院士共同为院士工作站揭牌,并向李兆申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
新闻推荐
新华社3月29日电记者29日从民航局获悉,2019年3月31日至10月26日,中国民航将执行2019年夏秋航季航班计划。目前航班换季工作...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