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国群在整理黄粑。
□陈玲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在泸州市江阳区石寨社区,有一家名为“胥黄粑”的小铺面,铺面主人叫胥国群。当地村民对她生产的黄粑情有独钟,甚至将它作为走亲访友的礼品和春节团聚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
“我的黄粑之所以受顾客喜爱,得益于我20多年来坚持的纯手工制作。现在靠着卖黄粑,平均每天就有200元的纯收入。”11月21日,胥国群告诉笔者。
泸州黄粑是川南等地老百姓热爱的传统小吃之一,泸州黄粑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味甜糍和。其独到之处在于包料选择的是良姜叶,黄粑的香味正是来自良姜叶内所含的芳香油。刚蒸熟的黄粑香气扑鼻,冷却后,可切片油煎或直接食用,别有一番风味。
“要让泸州黄粑风味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必须用传统的手工工序制作。”胥国群介绍说,手工做黄粑,需要先将大米用清水泡两个小时,再将它淘洗干净,捞起来用石磨磨成浆。浆磨好后,加入红糖、白糖、冰糖,再把糯米蒸熟后与之混合,混合均匀后把它发干,用按板来按紧,用刀切成块状,再用良姜叶包好。包起后用木甑来蒸,蒸好了之后,抬出来。整个黄粑制作的过程有10多道手工操作的工序。
为确保黄粑独有的清香味,胥国群平时除了大量购买良姜叶外,自己家中的近6亩土地也全部栽种了良姜叶。“良姜叶一年可以采收两次,1亩可采5000多斤。”胥国群说,自己种植良姜叶确保有备无患,确保天天都有良姜叶来包裹,让上门的顾客都能吃到纯正的泸州手工黄粑。
这香糯可口的黄粑,有多种吃法。除了蒸食,还可以烧烤、烹炒、油炸。近年来,随着胥国群手工黄粑的声名远扬,越来越多的泸州及周边顾客上门购买,但由于胥国群没有请帮工,每天只能制作60多斤糯米的黄粑。因产量有限,有时尤其是赶集日,还需要早早预订。而每天这60多斤糯米黄粑卖完,则有400多元的收入,除去生产成本,胥国群也有200元的净利。
“我现在坚持用传统的手工做泸州黄粑,并不只是为了赚钱,除了满足顾客享受美味的同时,更多的是对这份纯手工技艺的眷恋,为更多人留住这份浓浓的乡愁。”胥国群说。
新闻推荐
泸州高中2017级C1班谢佳倬近年来,“火山”“腾讯”等短视频十分火爆,其中“抖音”尤受人们的青睐,不少人刷起“抖音...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