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简放鹏
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业发展总体呈现“两稳定、三推进、四提升”格局,即:农产品供给、农产品安全质量保持稳定;产业结构调整、绿色农业和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业科技化水平、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当前,泸州市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关键时期,仍然存在农业比较效益低、现代化程度不高、产业化程度相对滞后问题。
一是增产增收压力大。一方面,泸州市受农村劳动力缺乏、耕地播种面积逐年减少、气候和病虫害等因素影响,给农业增产带来很大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的更加开放和物流的发展,农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一些农产品价格不升反降;而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对农业的增收带来较大压力。
二是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经过一系列的产业调整优化,泸州市优势特色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农产品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有的农产品成熟了无人采摘,任其烂在地上。透过这些现象,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产业结构优化还要加快。同时,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环节薄弱,大部分农业生产停留在自给自足和销售初级农产品阶段,存在产业链条短、综合效益不强问题。
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受山地和丘陵地形等因素影响,泸州市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方式还占多数,经营规模小、经营方式粗放、劳动力老龄化、组织化程度低,需要农业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来引领“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并走向现代化。目前,泸州市主导产业龙头企业数量少、实力不强、带动能力较弱,农民专合社、家庭农场、职业农民等发挥的引领辐射作用还不强。
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
市农业局负责人表示,要正视困难和挑战,把握主动权,泸州市应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机遇,下半年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以推进泸州市农业振兴。
一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做强品牌。优质稻、长江大地菜、桂圆、荔枝、特早茶等产业,是泸州市的优势产业。为此,泸州市今年将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区“两区”180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8万亩以上,发展优质稻;完成建设现代经济作物产业标准化基地,精品果、蔬菜、茶叶面积分别达到107万亩、120万亩、41万亩以上;依托温氏、巨星、牛郎牧业等企业,提升泸州市畜禽规模养殖水平;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促进水产品产量和质量提升;打造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5个,加快农产品“走出去”,提升泸州农产品品牌形象。
二是推动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全年建成农产品初加工设施50座,提高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重点打造15个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统筹发展园区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环节,确保一二三产业同步高水平发展,引领农业转型升级;加快种植养殖基地景区化建设,全年新建农业主题公园6个,促进休闲农业提档升级;通过“做强一产、做大二产、做优三产”,拓展产业链,促进农业增效。
三是推进绿色生态发展。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控制和全程监管落实到农产品生产经营环节,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8%,主要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28%。做好稻飞虱、二突异翅长蠹等病虫害的监测防控,指导农户科学用药、科学防治;全年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40个,生产经营主体入驻省级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增加40个;畜禽投入品抽检合格率达80%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不低于96%,确保全市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四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泸州市将100%完成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每个区县30%的行政村完成成员身份确认、股权量化、法人治理等工作。继续推进耕地规模流转,全年新增规模经营面积4.8万亩,确保在上年的基础上有所增长。
五是提升农业保障水平。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促进泸州市农机化协调发展,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年新增农机总动力3.94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0%以上;加强农业良种引进试验示范体系建设,全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种子质量抽检合格率不低于90%,扩大生猪三元杂交面,提高水产良种覆盖率,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上述措施,提高泸州市农业保障水平。
新闻推荐
泸州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公告 泸市国土资告[2018] 41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