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泸州新闻 > 正文

大江奔流 黄金水道上的泸州作为

来源:川江都市报 2018-07-30 11:03   https://www.yybnet.net/

昨日,由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报道组来泸,在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采访。各媒体记者在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采访

昨日上午,平日里堆叠各色集装箱,只有工作人员穿梭忙碌的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上沸腾了。

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经济长江采访组的中央媒体及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媒体的记者们举起“长枪短炮”拍摄,甚至拿着手机直播。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这头和尾因为长江经济带战略紧紧地连了起来。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

而吸引“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们集聚在泸州,正是泸州在长江经济带战略下转型发展中展现的活力和作为,让黄金水道重新焕发光彩。同行的南通大学原党委书记成长春说,把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是长江上游沿岸城市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但是如何在保护生态的过程中又要发展经济,这一点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港口一侧,是奔流不息的长江水,在太阳光下荡漾出点点金光,金光随波铺满江面,昭示着黄金水道迎来了新生。

加快港口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潜能

泸州港、通天下。

东向借助长江黄金水道,与上海、南京、武汉等枢纽港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开通“泸汉台”、“泸宁韩(日)”等近洋外贸航线,货物下水12天运抵上海。南向通道建设已全面启动,铁路三天可分别运抵昆明、广州、钦州等地,与南方口岸之间公路运距在四川最短、费用较优。西向与成都国际铁路港“物流一体化”发展,泸蓉欧班列已开通……

在长江经济带战略下,黄金水道里一切皆有可能。

泸州港作为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的基石,现已建成为年吞吐能力100万标箱的“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是武汉以西长江中上游地区第二大集装箱码头,四川及滇东、黔北地区连通全球市场的重要门户。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樊一江说,下一步,泸州港将加快港口转型升级,由传统的简单物资集散作业向区域的要素组织层面升级,把铁水联运做起来。把产业特别是自贸区的产业结合起来,在传统作业的基础上拓展加工贸易、交易平台、结算中心等业务功能。“把泸州港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上,唐山港、中国海运、tex、通海航运等7000多个集装箱如积木般堆放,不时有大型货车拉走集装箱。四川泸州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兢说:“港口平均一天1000多个箱运走。但水运还是一个培育性产业,在四川的综合运输体系中,水运占的比例还比较低,货运量的比例大概8%左右。”

那么,怎么样把长江黄金水道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整合泸州、宜宾、乐山等地港口资源,建设长江上游(四川)航运中心。

黄兢说,这是很好的举措,整合的难点还是在于打破港口行政区划的分割。一旦破题,无疑是个契机。黄兢说,港口整合之后,省上更高层面统筹发展,省上的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让港口和城市的发展更加协同。比如泸州、宜宾携手打造外向型航线,一条航线可以多家公司来经营,形成协同效应,两个城市的外贸箱上一条船,能够快速运抵上海。一条船一天成本接近1万元,一个地区港口能够快装快卸,能够快速通达下江,最终单箱运输费用可以有效降低。

看到泸州港的规模后,新华社音视频部记者姜雪兰感叹,泸州不只有美酒。她说:“泸州通过不断跟其他地方联动,积极融入国际形势,对泸州未来发展有很大的期许。”

瞄准泸州港作为报道泸州的重点之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云南记者站记者李腾飞和同事们下午再赴泸州港深入采访。他认为,泸州港的优势第一个在于它辐射的区位,第二是发展机遇好,是长江经济带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汇合点,第三是人的因素。“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都集聚了,我们看好泸州的发展。”

区位优势叠加政策优势 “吹糠见米”完成泸州使命

唯改革者胜,唯创新者强。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是泸州创新的一个摇篮。

去年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正式挂牌成立。一年多来,川南临港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全面推进营商环境和开放产业、功能平台、贸易通道建设,形成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等制度创新成果 150 项,其中,全国首创 18 项、全省推广10项。

在中国的所有自贸区,名字都是跟当地的城市一样,如成都片区、宜昌片区、开封片区,落户泸州的川南临港片区,既不叫泸州片区,也不叫龙马潭片区,恰恰点明了川南临港片区的国家使命——川南临港片区的任务不是单纯带动自己的区域发展,而是带动川南周边乃至川渝滇黔的区域。

内陆自贸试验区与长江黄金水道的完美组合,引起了记者团的关注。

民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泸州分公司经理何忠勇说,长江沿线省市相互协作注重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发展水运。比如从重庆到泸州卸船中转到水富再次卸船中转只收一次码头费,码头优先配合卸船装船,还有政府补贴。原因之一,就是泸州港在川南临港片区内。何忠勇说:“自贸区的政策红利不是针对一个城市,而是川渝滇黔片区都能共享。”

川南临港片区落户泸州不久,一家来自德国的世界500强企业进驻了这里。四川归途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钟诚代理德国最大超市集团的百货商品,“没进驻自贸区之前,供应链运输成本占了经营成本的10%以上。现在物流成本降低了,包括清关、跨境电商的税务优惠政策、增值税降低,自贸区也给免税政策,叠加起来,运营成本控制在5%以内。”

“区位优势叠加政策优势,泸州已成为一个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节点,是对外开放辐射西南地区一个窗口。”经济日报内参部负责人李会说。发挥自贸区红利,更多的是在政府和自贸区政策框架之下提升服务和理念创新。自贸区经验从上海复制推广到全国,到川南已经到了“吹糠见米”的效果。

人民日报评论部编辑李洪兴用三个关键词点评川南临港片区:特色、创新、潜力。特色:区域特色明显,产业特色明显,从机械制造到高新技术产业,括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标准。创新:川南临港片区能够看到体制机制创新,综合服务大厅、最多跑一次改革、一站式多窗口服务等,这也给其他地区的改革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带来了很好的示范意义。潜力:虽然还处在成长发展阶段,但独特的优势和区位,可以看到创新和发展的潜力无限。

从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泸州国家高新区,让经济长江采访组记者们高能不断,即便泸州炙热的温度也阻挡不了刨根问底采访的热情。

中国青年报经济部记者王林在高新区看到了华为大数据中心很是惊讶。他说,华为这样大的企业选择在泸州开展数据服务,说明它看好泸州的营商环境。大企业具有风向标作用,直接验证了当地的条件适合这样的新科技、新业态落地生存,泸州的开放港口无论是承接上游成都,还是下游重庆、武汉,长远来看,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突破口。

◎泸州日报记者 朱虹 周雪梅/文

泸州日报记者 牟科/图

新闻推荐

守卫“舌尖上的安全” 《泸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草案)立法论证会召开,《办法》力争年内出台

◎川江都市报记者许亚琴实习生宋志琦本报讯昨日,泸州市召开《泸州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草案)立法论证会,该《办法》将力争于...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江奔流 黄金水道上的泸州作为)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