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泸州新闻 > 正文

因为有爱 所以幸福 四世同堂家庭的幸福生活

来源:泸州日报 2018-07-27 10:13   https://www.yybnet.net/

■川江都市报记者 方霞 摄影报道

初次见到刘俊贤老人是在南苑会议中心的2018年度“最美家庭”揭晓仪式现场,如果不是他自我介绍,记者都无法相信眼前这位耳聪目明、精神矍铄的长者今年已经90岁高龄了。

刘俊贤是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退休教师,他和93岁的老伴田代佑风雨同舟70余载。因为有爱,共同奋斗,如今拥有一个21人的四世同堂的幸福大家庭。

夫妻恩爱,相濡以沫

“妻子一辈子勤快,年轻时全靠她才撑起一个家,现在她身体不太好,照顾她是我的责任。”刘俊贤谈起妻子田代佑时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在刘俊贤17岁那年,经人介绍与20岁的田代佑结婚,从此在家务农的田代佑便挑起全家的重担。白天下地挣工分,收工回家忙着打理自家种的自留地,上有公婆、下有5个儿女要照顾,田代佑无怨无悔的照顾着每一个家庭成员。

刘俊贤和妻子相濡以沫70多年,没有红过一次脸,是夫妻恩爱的典范。

学习养生,照顾妻子

2016年,刘俊贤到外地参加学生聚会,由于在外地无法当晚回家,妻子半夜上厕所时不小心摔伤,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

“我一半是保姆,一半是医生。”为了更专业的照顾老伴,已到耄耋之年的刘俊贤专门到老年大学学习康养技能。坚持为老伴问医送药、调理饮食、刮痧按摩,在他和儿女孙辈的精心呵护陪伴照顾下,老伴的病情大有好转。

“你要有信心战胜病魔,明年我生日你一定要参加哦,到时我们这个大家庭要拍全家福!”今年满90岁的刘俊贤,为了激励老伴好好生活下去,他决定把生日宴推到明年再办,老伴会心的点点头。

言传身教,传承好家风

“小时候我们在农村长大,最盼望的就是进城看望父亲,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父亲宿舍书架上整齐摆放的书籍。”刘俊贤今年已经63岁的二儿子刘卫平回忆起小时候的情景仍记忆犹新。“知书才能明礼”,刘俊贤教育孩子们要从小立志,努力学习,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当年全家仅靠刘俊贤一个人的工资支撑,为了供5个儿女读书学习,夫妻两人省吃俭用,为国家培养了4名大学生,其中2名还是研究生。

“父亲喜欢学习,好学上进、孝道感恩是我们的家训。”刘卫平说,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父母端座在椅子上,全家大小都要依次给父母亲磕头拜年,父母也会给孩子们压岁钱。

“这几年我们都发微信红包了。”一旁的刘俊贤补充道,没想到一个90岁的老人还会玩微信。刘俊贤解释说,我虽说年纪大了点,但要与时俱进。在微信里也可以看看孩子们的朋友圈,关注子女们的动态,他们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我们老两口的生活情况,很方便。刘卫平告诉记者,父亲建了一个幸福快乐刘氏大家族的微信群,家里每个人生日,父亲会率先给过生日者发一个99.8元的红包,并提醒我们要注意健康,发现好的健康知识,还分享到群里。

新闻推荐

不忘初心 同心同行 泸师附小习之学校举行青年教师演讲比赛

为获奖教师颁奖◎川江都市报记者何晓梅摄影报道日前,泸师附小习之学校在教科处的精心组织下,在该校习之讲堂开展了主题为“...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因为有爱 所以幸福 四世同堂家庭的幸福生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