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21日,四川省十三届运动会射击项目在成都举行。泸州射击队24名运动员经过4天的激烈角逐,最终获得3枚金牌4枚铜牌,载誉而归。其中,张宗泉获得男子甲组10米气手枪团体和单项,以及男子甲组50米自选手枪三枚金牌。
23日上午,泸州射击队队员张宗泉、赵洪川以及教练喻炜接受了川江都市报记者采访,讲述了他们在省运会赛场上的精彩瞬间。
◎ 川江都市报记者 许世智 摄影报道
2015年接触射击 从此再也离不开
张宗泉和赵洪川一个18岁,一个19岁,他们在初中时是同班同学。2015年,泸州市业余体校到学校选拔运动员,张宗泉和赵洪川一下就被喻炜选中。喻炜告诉记者,当时选拔队员,一来要看身体条件是否合适,二来就是看孩子对射击是否有兴趣。
随后,张宗泉和赵洪川进入泸州市业余体校面试,面试项目有“堆弹壳”和心理测试,主要测试他们的身体平衡能力和心理状态。经过测试,张宗泉和赵洪川第一次站上了靶位,使用气手枪练手。张宗泉说:“第一次接触射击项目感觉很新鲜,几十发子弹打出去,虽然全部命中,不过离靶心差得远,但还是感觉很过瘾。”
从那时候起,张宗泉和赵洪川就进入泸州市业余体校,一起训练,一起在射击场上不断进步,在各类赛场上慢慢开始崭露头角。对于他们来说,射击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赵洪川说:“从第一次射击开始,我和张宗泉就爱上了这项运动,从此再也离不开了。在训练中我们两个也一路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训练时的苦与累 为的是赛场上的一瞬间
相比于比赛场上的瞬间击发,射击项目的日常训练可谓十分枯燥。从2015年开始,张宗泉和赵洪川每天下午放学后,都会来到泸州市业余体校训练。张宗泉说,到了训练场,首先是闭上眼睛静坐20分钟,让自己的身心彻底放松下来,随后才展开专业的射击训练。
不同于田径等项目,运动员需要大幅度强化身体的力量、速度等,射击项目的训练更注重精度。赵洪川介绍说,在靶位前站上半天对他们来说是常态。由于射击项目需要,只有上半身在换弹时能移动,下半身基本都是固定一个姿势,时间一长,整个人都是僵硬的。但在射击时又需要身心都处于放松状态才能保证精度,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需要突破的瓶颈。
刻苦的训练,换来的是赛场上的好成绩。在今年省运会上,张宗泉和赵洪川一起参加了男子10米气手枪和50米自选手枪团体赛,并以较大优势获得冠军。而在男子10气手枪个人决赛中,张宗泉也不负众望,以高出第二名3.3环的成绩获得冠军。
喻炜告诉记者,男子10米气手枪个人决赛共有8人参赛,采用淘汰制,到最后冠亚军争夺时,两发子弹就决出胜负。最后两发前,张宗泉仅领先第二名0.3环,如果出现失误,就将与冠军失之交臂。还好,平时艰苦的训练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回报,张宗伟在决赛时表现出色,连续两发子弹命中环数都比对手高。
张宗伟说:“决赛中,每打一发子弹,裁判都会报出各选手的环数,现场声音也很大,这对我来说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经过多次比赛,我学会了在比赛时进入‘自我’的状态,把精神全部集中在赛场上,拒绝外界影响,发挥出最佳水平。”
张宗泉进入省队备战全国比赛
省运会射击项目已经结束,对于张宗泉和赵洪川来说,现在有了难得的休息时间。不过,张宗泉由于在省运会上表现优异,已经确定将于8月1日进入省射击队集训,备战今年的全国U21射击锦标赛。而赵洪川由于个人原因,将暂时告别射击赛场。
张宗泉说:“进入省射击队,我会继续努力训练,争取在全国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赵洪川表示,射击给他带来很多东西,除了相比于同龄人不一样的生活,更多的是学到了不一样的心理状态。下一步,他准备参军入伍。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泸州讯(胡利平记者庞玉宇)7月24日,记者从泸州市江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该局与江阳区财政局联合出台《...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