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项目在泸州开工建设、加快推进,不仅积蓄了发展后劲,也促进了全市经济向着高质量迈进。
泸州全市上下紧扣“项目攻坚、创新发展”工作主题,坚持投资拉动和产业支撑,主动作为稳增长,项目投资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截至目前,泸州市省重点、市重大项目建设纷纷实现“双过半”。
◎ 川江都市报记者 许亚琴
据泸州市项目推进中心统计:
2018年,泸州市独立管理的省重点项目35个,总投资1071.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3.9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83.4亿元,顺利实现“双过半”
2018年,全市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996个,总投资8017.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40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812.2亿元,顺利实现“双过半”
上半年每季度都有集中开工仪式:
3月5日
成功举行泸州市2018年重大教育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集中开工重大教育类项目12个,总投资51.3亿元。
泸州市成功举行四川省2018年一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泸州视频连线)仪式,北航泸州研究院等132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801.2亿元。
3月30日
5月30日
成功举行泸州市2018年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春江·酒城嘉苑等111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66亿元。
民生项目发力 工业项目给力
7月23日,泸州市人民医院沙茜院区全面启用,这将改变泸州沙茜片区没有三级公立医院的历史,也将为川渝滇黔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占地133亩的新院区,是老院区的11倍大;门诊部可容纳四五千人就诊,住院部编制床位1000张,还配备了1700个停车位。新增的256排螺旋CT、3.0T核磁共振(MRI)等设备,在川南地区首屈一指。泸州市人民医院新院区不仅就医环境全面升级,先进的医疗设备将更好地服务患者。
新院区门诊部已经开诊半年多,让沙茜片区居民有了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服务的初体验。家住城南2号的李延秀抱着孙子,陪儿媳复查,她们是从家里走过来的,只用了几分钟。“医院开在家门口实在太方便了,以后孩子做儿保也方便。”李延秀说。
泸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何进说,新院区的建设是一个民生项目,从2014年开工建设以来,市上高度重视,在建设初期成立指挥部,强力推进项目建设。项目虽在省上立项,又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大大小小的30余个招标项目,但推进十分顺利。由于新院区是医疗建设项目,有专业性规范要求,不同医疗单元有不同的建设规范,对施工单位来说建设难度较大,但在市上以及各部门的大力协调推进下,新院区如期投用。
今年来,不仅民生项目落地见效、持续发力,工业项目也得以快速推进。
日前,位于泸州国家高新区的江麓容大无级自动变速器研发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办公楼、研发楼、综合楼等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内外装修,首批生产设备正在进场安装。这个总投资约12亿元的50万台汽车无级自动变速器研发生产基地,拥有50余项国家专利技术,产品覆盖发动机排量在3.5升及2.0T以下的乘用汽车,综合性能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
该项目一期占地100亩,投资5.65亿元,计划2018年10月投产,将实现年产汽车CVT变速器15万台,预计年产值12亿元。届时,泸州市将新添一个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产业链将得以拓展和延伸。
下深水解决问题 推动项目攻坚
上半年,泸州市省重点、市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双过半”,这是泸州市下深水解决问题、挂图作战、项目攻坚、创新推动的结果。
据泸州市项目推进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市项目投资工作由泸州市委书记和市长负总责,亲自统筹政策把控、研究原则目标、谋划工作思路、强化督察督导,主动去触动矛盾、下深水解决问题。上半年,市领导到重大项目规划建设现场调研督导共计238次,市目督办和市项目推进中心开展专项督查30项、现场督查和暗访285次,督促解决问题122个。
为推动项目顺利建设,泸州市充分发挥市项目推进中心 “智囊团、指挥部、突击队”作用,强化顶层统筹,开展项目攻坚,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攻坚机制。每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都由一名市领导对其负直接责任,县(区)、园区主要领导对辖区内的项目投资工作负具体责任,深入一线、挂图作战、全程督导,全力推进项目攻坚突破。
在项目推进中,泸州市抓早抓常建立项目问题台账,问题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全力促进项目早开工、快推进、早竣工、早见效。泸州市还积极发挥项目要素保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整合全市资源投入项目建设,促成项目尽快签约、尽快开工、尽快投产。
新闻推荐
为给全市3000余名环卫工人、城管、交警等醉美马路天使献爱心、送清凉,泸州益善联携手市内有关单位特发起“为马路天使送清...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