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邦伦 本报记者 廖强
青春路上,她以善良传递温暖,表达真诚;青春路上,她以智慧奠基人生,砥砺前行;青春路上,她以感恩报答社会,奉献担当。她,就是泸州高中全国最美中学生任思忆。
16岁的花季,在如诗如歌的岁月,任思忆以阳光开朗、乐观向上、严于律己、自立自强的精神,在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中国青年报社共同举办的2017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寻访活动中被评为最美中学生。
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高中的学习任务很重,时间很紧。任思忆是走读生,每天从学校上完晚自习回家,她还要学习到11点以后才睡觉,第二天早晨6点半起床,中午只休息半个小时。她的作息时间非常有规律,以保证每天有旺盛的精力。
任思忆文理科成绩平衡,全面发展,但她更愿接受理科的挑战。在高中文理分科时,她放弃了喜爱的文科而选择理科。某次考试成绩差了,对一时的失败,任思忆绝不气馁。她把反思和弥补措施写在纸上,同时找班主任和学科老师帮忙分析原因,调整学习方法。由于勤学好问,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注意调整考试心态,任思忆取得了好成绩。
任思忆总是以学习最好的同学为榜样。“当我想偷懒的时候,便想想班上那些‘学霸\’。有位同学不仅做完了竞赛基本教程上的数学题,还攻读大学的数学教材。”想到这些,她便有了向他们靠近的动力。
任思忆在总结自己的学习经历时说:“没有攻克不了的难题,也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勇于不断攀登高峰
任思忆有股不屈的精神,那就是自强自立。由于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她小学毕业就被保送直升市内一所有名的初中,并在一次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得了省一等奖。
由于小时候体弱多病,任思忆就练习羽毛球锻炼身体。如今,她不但身体好了,羽毛球水平也得到提高,多次在全市羽毛球比赛中获得女子单打一等奖,并在全省中学生羽毛球赛中发挥领军作用,助力团队获得女子团体项目第二名。
最让任思忆印象深刻的是中考前一个月,在关键时候她的脚踝不慎骨折,不得不在家休息两周。她心急如焚,不顾医生和父母的劝阻,咬着牙拄着拐杖艰难地走进教室。她以坚强的毅力,强忍着痛苦认真学习。老师、同学们看到她这样,都深受感动。中考的时候,老师背着她进了考场。最终,她没有辜负老师和父母的期望,以641分的成绩获得了全市第四名,考上泸州高中。
面对困难从不放弃,任思忆感慨地说:“欲变世界,先变其身。世上有很多高峰,要勇于不断攀登,即使远方还没有那么清晰。当某天登上足够高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要追求的远方已在脚下。”
奉献社会提升自己
任思忆热心参与各项公益活动。作为班上的团支部书记、班长,她和同学们一起到敬老院给老人讲故事、打扫卫生;她组织大家建爱心书屋,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暑假期间参加山区贫困学生公益夏令营活动,热心为贫困学生服务,获得“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她还去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市图书馆做志愿者,参加社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任思忆继承传统美德,孝老爱亲。她的父母都是教师,工作非常劳累。回到家里,她常常自觉为父母端水盛饭,主动拖地洗衣洗碗,承担家务劳动。她还不忘经常打电话问候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并在节假日里陪他们到户外散心。
任思忆说,孝是一种行动、一种传承、一种美德。她愿做一个讲孝道、有孝行的人。谈起任思忆,她的母亲非常自豪:“这孩子很乖,爱读书、懂道理,很让人省心。希望她砥砺前行,成为新时代的优秀人才。”
新闻推荐
■付久琰本报记者李界摄影报道“这个苹果桃别的地方卖六七元一斤,我们村种的可以卖到十元。”近日,记者来到纳溪区白节镇来...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