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泸州新闻 > 正文

内陆港口型自贸试验区这样建 参加内陆港口型自贸试验区建设论坛专家发言集锦

来源:泸州日报 2018-07-11 13:0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肖婷

7日,内陆港口型自贸试验区建设论坛在酒城宾馆举行。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挂牌运营一年多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深度聚焦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金融国际化和监管法治化,注重突出内陆水港特色,以“特区、快区”和“全域自贸”思维,高质量推进川南临港片区加快建设,着力构建全省东向、南向开放门户,打造沿江经济带核心增长极。

川南临港片区的成绩显而易见。然而,地处欠发达地区的川南临港片区却有着“先天不足”的劣势,如何更快跟上发展脚步,精准发力?围绕这一主题,数位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以推动内陆港口自贸区建设。

国家外经贸部原首席谈判代表、原副部长,全球CEO发展大会联合主席,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席龙永图:

自贸试验区建设着重在于“试验”

建立自贸试验区是中央推动我们更加主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推动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项重大举措,过去几年来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川南临港片区由于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又处在欠发达地区,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自贸试验区的建设,着重在于“试验”这两个字,有两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极大关注。一个就是问题导向,什么问题都可以大胆地试,大胆地改,秉承这样的导向就可以让我们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有显著的可复制成果。第二就是学习交流。我们要主动去学习,虚心地学习其他自贸区的成果,加强复制能力,再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推广。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发展研究院院长、自由贸易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

自贸区建设必须补上高层次人才短板

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牵引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以创新理念和创新驱动推进经济转型发展。要实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因素。

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引进和集聚人才,加快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从经济层面考察,国内几家自贸试验区急需引进国际金融、国际法律、跨境电商、融资租赁、互联网经济、旅游策划运营、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方面也缺失站在行业科技前沿的高端科技人才。高层次人才不足,在管理方面制约了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营商环境的形成;在经济方面制约了新的功能培育及产业转型升级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成;在科技方面制约了基础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重要突破。为实现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高层次人才“短板”必须补上。

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林风元:

力争国家酒文化国际交流基地落户泸州

泸州港要实现水运、海运无缝对接,降低物流、对驳等成本,加快通关速度。除已实施的“启运港退税”等相关举措外,还要提升“逆向进口”的清关效率、流程再造,接驳已获批对外开放口岸的南京港,争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现南京港5万吨的外轮已可直抵,泸州要逐步形成“水港—类海港”紧密合作机制,“借船出海”,与海港间接驳缩短距离。

另外,在平台争取上,建议争取“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或“国家酒文化国际交流基地”平台,以“酒文化”为龙头牵头打造,促进“白酒”文化与“洋酒”文化的交流、交融,延伸“酒文化”艺术,做大区块链、做足“一条龙”。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自贸试验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霍伟东:

泸州要构建外贸竞争新优势

川南临港片区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相对短缺。为紧紧抓住世界经济结构新一轮调整的难得机遇,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目标,泸州应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构建外贸竞争新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吸引外资突破发展,确保利用外资政策落实,破除歧视性限制。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推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树立全球战略意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川南临港片区创新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首创“零费用口岸”、“保B与港口出口联动作业”、“江上申报,抵港验收”等模式,贸易便利化程度大大提高。但仍存在贸易便利化缺乏法律依据、政出多门、贸易监管缺乏协调、“单一窗口”覆盖部门少的弊端。因此,川南临港片区在保持既有创新成果的基础上急需进一步改变传统的通关做法,实行无纸化网络通关,节约企业的通关时间和通关人力成本,优化和调整长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和内容,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张邦辉:

引进产业发展的关键人才相当于引进一支队伍

从国际上来看,新加坡自由贸易港的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新加坡面积不大,资源匮乏,绝大部分产业、资源都是引进来的。但新加坡在“请人才”方面下足了功夫,靠着政府的“伯乐相马”精神、日益完善且贴心的社会服务,以及不断升级的产业,吸引并留住了各类人才。一个占地面积并不大的纬壹科技城,汇聚了全球生物医药领域2000多个专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生物医药产业中心。1996年的新加坡还没有生物医药产业,但从1997年到今天,新加坡的生物医药产业逐渐发展壮大,从无到有,再到世界领先。新加坡还抓住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机遇不断进行产业升级,不断根据产业需求引进不同行业人才,不但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也为人才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新加坡的经验对我们有三点启示:一是引进一个产业发展需要的关键人才相当于引进一支队伍。二是资本和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以前人才跟着资本走,现在资本跟着人才走。三是人才需要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换句话说,新加坡自由贸易港建设最重要的成功因素就是人才。

仲量联行企业评估及咨询部华西区负责人梁纲:

强化区域协作 共建贸易腹地

川南临港片区要强化区域协作,合作共建贸易腹地。一是促进川南临港片区与武汉、南京、苏州、上海等中下游港口合作。加快与中下游港口建立密切的战略联盟关系,在增开航线、市场开发、口岸通关、信息共享、政策互惠、管理运营等方面加强合作。二是依托泸州港口岸优势,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一道两廊三群”建设,依托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作平台,加强与武汉、芜湖、南京、上海等港区园区合作,建设跨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区,推动产业发展与港口贸易互促互动。三是抓住长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国家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园区建设机遇,在自贸试验区建立市场化运作的产业转移引导基金,依托“西博会”“渝洽会”“农博会”等平台,主动承接、引导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市场需求的产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装备制造产业转移至泸州市乃至川滇黔地区发展。

新闻推荐

抓到小偷不处罚 报案人反给钱

◎侯小华胡枫民警抓到小偷后,失主周女士在得知小偷家庭条件困难后,不仅不再追究其责任,还给他一些零花钱,劝其以后不要在偷偷...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内陆港口型自贸试验区这样建 参加内陆港口型自贸试验区建设论坛专家发言集锦)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