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婷
5月14日,入选“杨慎在泸行役精品文化旅游线路推介”的泸州忠山公园迎来一批批游客。近日,天下文宗·四川首届历史名人(杨慎)高峰论坛在泸州举行,泸州市杨慎研究会挂牌成立,并公布了以杨慎在泸州的踪迹为线索的旅游线路。“明代文学家杨慎晚年曾在泸州居住10余年,创作了280多首诗词,泸州被业内部分学者称为‘杨慎第二故乡\’。”泸州杨慎研究会会长夏艳说道。
路过泸州15次
“喜交友、爱饮酒、山水诗、活动多。”四川地方史学者陈鑫明概括杨慎的“泸州行”。他认为杨慎在泸州这段日子,恰好是杨慎跌宕一生中相对鲜有的安宁驿站。泸州地方史专家赵永康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了解到,在杨慎35年的放逐生涯中,“往复滇云十四回,路过泸州十五次”。
跟随专家指引,记者来到坐落在江阳区的忠山,这里有一片片沁人心脾的绿荫。“迢递城西百尺楼,登兹销暑亦销忧。江山平远难为画,云物高寒易得秋。”500多年前,忠山名为“宝山”,山顶有座“江山平远堂”,杨慎常在此消夏,欣然留下诗句。除在此欣赏美景,杨慎在《江山平远楼避暑六言》等诗篇中,也写下了“一任城头暝色摧”“渴煮双泓明月,饱听万壑松风”“孤臣白首望长安”的字句。字里行间流露出他洁身自好不屈服命运的气概,而杨慎诗中的“宝山春眺”,现已成为“泸州八景”之一。
促进民族文化交融
“泸州通往巴蜀,连接滇黔,因此不能孤立地看待杨升庵在泸州这10多年。”巴蜀文化学者李殿元认为,这里是杨升庵携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缩影。
“最可贵的是,杨慎谪戍30余年并没有放弃自己。”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祁和晖认为,通过走访云南楚雄、澄江、大理、永昌等地,掌握大量一手资料,杨慎写出《南诏野史》《云南通志》《云南山川志》等学术著作,对云南区域文化研究做出巨大贡献。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徐希平认为,杨慎不带偏见地与当地少数民族相处,并凭借自己对中原文化深厚的积累,让更多人了解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在民族文化传播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老百姓最能记住谁是对他们好的人,因此云南各地至今仍保留着多处升庵祠,以纪念杨慎。”
新闻推荐
灏景.尊城全体业主:四川泸州鑫垒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并销售的江阳区酒城大道一段16号“灏景尊城”地下车库-1层和-2层车位已经竣工验收备案满三年及以上,现有仍有存量车位121个未售出。由我司拟...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