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江都市报记者 田明艳
4月28日,酒城讲坛名家大讲堂进高校首场讲座《泸州方言的存古与创新》开讲,曾任厦门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现任泸州市语言学会名誉会长的李国正教授担任主讲。
李国正首先谈道,泸州方言和普通话都是从上古汉语演变而来,是几千年之后展现了不同的面貌,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推广普通话是各族人民交流的需要,传承泸州方言是保存古代文化的需要,两者相辅相成,我们需要共同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
泸州地方文化的活化石
“泸州方言是泸州的标志,是研究泸州地方文化的活化石。泸州歇后语‘分水岭的雨伞——满穿\’,表达什么意思?”李国正说,因为泸州市江阳区分水岭镇生产民间传统工艺泸州油纸伞,根据传统手工艺制作方法,在制作油纸伞的过程中,需要用线将伞架全部连起来,所以叫满穿。
为什么“胡市场的灯杆——没得幌(话)”?李国正解释说,不了解历史的人多半不能理解,这包含了一个古代文化,先秦时期出现了店铺,那时候的商家会用实物放在门前做商标;随着发展,商家将商品名称写在布上,叫做幌子,将幌子挂在门前;明清时期,夜市开始流行,古代店家门前通常立一根灯杆照明,并将商品名写在灯杆的灯罩上,因胡市场的灯杆上从来不写商品名,所以叫没得幌。
“大校场的土地——管得宽;钮子街的丝(私)会——有点名堂;城隍庙的算盘——不由人算;三牌坊的婆娘——丑、恶、褛。”这些歇后语中反映了许多泸州已经变化的地名及地名文化。南城原泸州四中校门口叫大校场;钟鼓楼旁边濂溪路与花园路交界的路口叫城隍庙;从向阳街路口与大河街平行一直往南到大十字路段是钮子街;三牌坊是指现在的迎晖路文轩书店一带,名为三牌坊是因为这里曾有明代嘉靖十年为进士朱琉、朱藻修建的世修甲第坊,万历十七年为朱子恭、朱茹修建的父子经元坊和成化二十三年为邓颐四兄弟所建的江阳四凤坊。
汉语方言的活化石
你是否将普通话“辅导员、水浮出来”中的f读成b、p;还将“家公、老窖、介绍、打两下、咸味”中j、q、x读成g、k、h。李国正说,这是因为泸州方言保留了古音,泸州方言中部分字未区别平翘舌,是因为保留了古代人的发音习惯。
泸州方言中保存了古词。市民口中的痨,遭痨喽,这个字来源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朝鲜谓药毒曰痨”。生活中常提到的瓮子、粢粑、醪糟、沥(沥米)、抱(孵蛋)都是汉代以及先秦时期的古词。泸州方言中的跍(蹲)、薅(薅秧子,拔去田草)、搲(搲破皮,抓)等是来自唐宋时期的古词。
李国正谈道,以长江为界,江北的方言中保留的古汉语成份较少;江南的方言中保留的古汉语成份较多。泸州地跨长江南北,既受普通话影响,又蕴含着古汉语的悠远文化,是汉语方言的活化石。
新闻推荐
四川省副省长杨洪波莅泸调研立体大通道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加强区域对接 变交通走廊为经济走廊 刘强陪同,黄小平等参加调研
◎泸州日报记者周雪梅本报讯昨日,四川省副省长杨洪波率队莅泸,调研泸州市立体大通道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杨洪波强调,要因地制宜探索水生态文明建设途径,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水平;要明...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