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豆 豆浆流入 蒸汽发生器 一代石磨机器人 说话并 装杯 售卖 二代售卖机器人
投进三块钱硬币,机器人就能斟茶递水,还能开口说话,泸州75岁老人邹属民研发的第二代机器人日前诞生。与第一代石磨机器人相比,第二代售卖机器人不仅肢体上动作更灵活,脸部也有了表情,还能开口说话。
4年前,邹属民老人研发出了第一代石磨机器人,之后就对研发上了瘾。4年间,老人研发了磨豆花、剁辣椒、捣糍粑、能迎宾等多种用途的人形机器人。如今,最新版人形机器人诞生,更是吸引了省内外客商前来参观考察。
◎ 川江都市报记者 许亚琴 田明艳 摄影报道
1
二代机器人诞生 可开口说话独自售卖饮品
17日,川江都市报记者来到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迎宾大道二段的邹属民老人二代机器人生产车间时,一波客商正在车间里参观自助售卖豆浆的机器人。
生产车间内,升级版的一代石磨机器人和二代售卖豆浆的机器人并排陈列着,两个机器人外形酷似真人。只见邹属民老人启动电源,并在机器里投入三块钱硬币,两个机器人就分别开始了各自的工作。
只见石磨机器人右手缓缓推着石磨,左手端着水杯,不断往石磨里添加配好比例的水和豆子,磨出的白色豆浆源源不断流入蒸汽发生器。热乎乎的豆浆烧开后,二代机器人一边开口招呼客人“欢迎光临,请品尝机器人现磨豆浆”,一边取下装豆浆的纸杯,用装满热豆浆的茶壶斟上满杯的豆浆。从开始磨豆到吃上第一杯现磨热豆浆,只需要10多分钟。
邹属民老人一边演示,一边热情地介绍他的机器人。“左边的石磨机器人是第一代石磨机器人的升级版,经过改进,原来两个机器人共同才能完成的手工磨豆浆的工作,如今一个机器人就能操作了,占地也从几平米缩小到1平米。机器人的手部动作也更加灵活,能够完成自动接水、翻转倒水等多个动作。”
售卖机器人是邹属民最新研发的二代机器人,只需投币就可以独自完成售卖豆浆、酒、茶等饮品。这个机器人不仅能够完成手部动作,而且还能开口说话。机器人说话时声音和口形一致,还配合着眼部动作,而不是死板的塑料模特儿的表情。
2
机器人也“爱美” 硅胶皮肤还化妆
邹属民一直都在研发人形机器人,既然像人,就得全身都能动起来。二代机器人不仅头、手能动,眼、嘴也能动。“最难的就是让机器人开口说话。怎么让机器人声音和口型一致,是研发中的一个难点。”邹属民说,为了让机器人声音和口型一致,他前前后后试验、调整了近百次。
邹属民告诉记者,为了让机器人嘴部动起来,他最初使用女性化妆常用的睫毛夹做“机关”,但是睫毛夹的运动方向和嘴的运动方向不一致,只能放弃。邹属民最终根据人发音时的嘴部运动情况,制作了“机关”,并贴上“牙齿”,机器人才有了可以开合的嘴。
为了让机器人说出“欢迎光临,请品尝机器人现磨豆浆”这句话,邹属民寻找了近十名大学生、小学生,录制他们的声音几十次。由于机器人倒一杯豆浆的时间是12秒,机器人就要在这个时间内说完这句话。因此,邹属民从几十条录音中逐一筛选,从中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个声音,作为机器人的声音。
二代机器人,不再是面部呆板的机器人,说话的同时,机器人还会抬眼皮和转动脑袋。邹属民还为机器人装上了硅胶“皮肤”,看上去更逼真。为了让机器人美起来,邹属民还想方设法为机器人“化了妆”。
起初,邹属民让人用化妆品给机器人化妆,但很快就会脱落;又试过用油漆给机器人化妆,很快油漆会干裂;还用过印泥,也不行。最后,邹属民找到一个纹身师傅,花钱给机器人纹了一个“妆”。
3
因年龄和身体原因 二代机器人或成终结版
自从第一代石磨机器人面市以来,邹属民研发机器人就上了瘾。4年间,他研发了多个品种的人形机器人,主要是替代一些传统行业的人工劳动。因为价格亲民又实用,他的机器人卖到省内外30多个城市,销售了近百个。2016年9月建厂试生产至去年底,邹属民的机器人销售收入达到了300多万元。
高中时,邹属民就立下了要在生产自动化方面有所作为的理想,后来也一直从事这方面的工作。退休后,邹属民看到机器人的研发已经成为全球化的趋势,所以也想研发机器人试试。
邹属民看到,很多市民喜爱吃石磨豆花、现磨豆浆,但磨起来却费时费力,而现代的电动打浆机口味又比不上传统石磨工艺的口感,于是,邹属民萌生了研发石磨机器人的想法。
2014年10月,邹属民开始研发第一台机器人。画图上千张,用时两个月,第一代石磨机器人很快面市。他把机器人放进位于龙马潭区的“机器人”餐厅,引来了众人围观。
4年间,邹属民名气越来越大,也有不少客商慕名而来。根据各个客商的需求,邹属民又研发了迎宾机器人、剁辣椒机器人、捣糍粑机器人等多个品种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不仅能替代人工,减轻人类的劳动强度,又能保持一些传统工艺的原汁原味,深受客商喜爱。
绵阳客商王刚经营着一家传统手工豆腐作坊,是绵阳市传统手工豆腐的主要供应商。他采用传统石磨工艺制作豆腐,因此雇了3个人磨豆,每个人每月工资大约3000元,但人工磨豆太辛苦,工人也嫌工资低。看到邹属民的石磨机器人,王刚决定用机器人替代人工,“不仅能每天24小时工作,还不会累,成本也更低”。
今年,邹属民为了让自己的机器人更像人,便开始了二代机器人的研发。他常常工作到凌晨一两点,终于经过近3个月的潜心研制,新一代机器人诞生了。
“儿女们担心我的身体,这个机器人做了可能就不做了。”邹属民说,儿女们看到自己没日没夜地研究机器人,非常担心他的身体,在儿女们的强烈要求下,这个机器人或成为终结版。
听到老人准备不再研发机器人,正在生产车间参观的王刚觉得有些遗憾。王刚说,70多岁的老人还有这样的研发劲头,让人刮目相看,也值得大家学习。
新闻推荐
4.1概述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纵观全年,国内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本行顺应国家战略和经济金融形势,...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