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雪飞 实习记者 梁新雨) “腊月江头绽早梅,浮梁银汉亘昭回。不须桂棹迎桃叶,步步金莲瞳瞳来。”这是明代第一才子杨慎诗中的泸州小市,腊梅红杏、早汛春江、风景如画。10日上午,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主办的2018“酒城讲坛”第一课开讲,厦门大学教授李国正在市图书馆为200余名听众带来了一堂有声有色的“杨慎诗词耀酒城”讲座。
李国正教授从杨慎的生平、杨慎写下的和泸州有关诗作等方面生动精彩地讲述了古诗词文化,让在场听众深深地感受到了泸州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人文情怀。李国正介绍,杨慎一生写下了2300多首诗歌,其中满怀激情写下反映泸州自然风光、社会风貌和地方特产的璀璨诗篇就有280多首,包括《宝山春眺》《白塔朝霞》《余甘晚渡》《龙潭时雨》《玉蟾寺》等作品。杨慎在泸州侨居了十余年,他眷恋泸州山水,爱极了泸州的荔枝。在他的笔下,小市浓郁的临江风貌、风光旖旎的五峰岭红荔、激情的江阳龙舟竞渡和江阳八景,都被描绘得形象生动。通过李国正对杨慎咏吟泸州诗词所运用的典故介绍,听众和市民更加深入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名人和文化。
※相关链接>>
杨慎:四川首届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杨慎是泸州历史上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泸州的自然风光、社会风貌和地方特产融汇进他两百多首诗歌中,他关心民苦的精神、乐观豁达的态度值得当代人继承、发扬。杨慎在泸期间满怀激情写下的这些璀璨诗篇,是泸州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杨慎也是四川首届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以讲座形式介绍杨慎与泸州,对于弘扬泸州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据了解,泸州市还将通过世界读书日等活动,大力弘扬泸州优秀的历史文化,加快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工程。
新闻推荐
川江都市报小记者俱乐部成立于2017年9月,旨在挖掘和培养有语言表达兴趣和爱好的孩子,提升其思维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创造锻炼机会,搭建展示平台。短短半年时...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