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部患者量增加
◎ 路霞 梁龙杰
川江都市报记者 周丽 摄影报道
春节假期后的这一周,泸州市多家医院的门诊量猛增。仅2月26日当天,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挂号人次上万,为了满足外地来泸就医患者需求,医院紧急增加门诊医生数量。通常情况下,节后一段时间,医院都会出现一个就诊高峰。随着微信、提前预约等多种挂号方式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方便市民就诊。
到医院看病,如何才能挂到自己需要的专家号?到了门诊如何快速、有效看好病?日前,川江都市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整理了部分攻略,为市民提供一些就诊的帮助。
记者调查
酒城多家医院门诊拥挤
一周前,市民吴女士通过各种渠道希望能挂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一知名专家的门诊号。微信上抢不到,她决定在门诊当天一早去窗口挂号,仍然一号难求。不仅这名专家的号挂不到,其他妇产科专家的号也紧俏。
妇产科的专家号不好挂,市民徐女士提前一天挂乳腺外科的专家号,也被告知无号。最近一段时间,泸州市多家医院门诊就诊量大幅增加。
“今年节后首个周一(2月26日)当天,我们医院就创下了门诊就诊人次的新高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部有关负责人说,2月26日当天,挂号人数达10237人次,就诊人数9770人次(其中门诊人数9390人次,急诊人数380人次)。早上8时30分,大部分科室的号就已经挂完。为了方便外地患者就医,医院要求增加下午门诊医生数量,满足患者需求。
记者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了解到,妇产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儿科、肛肠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眼科、皮肤科等都是接诊量较大的科室。
医院对策
多举措方便市民就医
每次大假结束后,医院都会迎来一波就诊高峰期,但今年春节后尤其明显。专家分析,节后就诊高峰到来一是因为“节日后遗症”开始凸显,因过年期间,有的市民生活没有规律,饮食油腻、熬夜等不良习惯,导致身体出现感冒、腹泻、痔疮等常见病高发,也有部分慢性病患者和复查患者的预约就诊。同时,外出务工、上学的人群,在家乡医院看完病再出发;春节假期出现的非急症,大部分人会选择节后就诊;过节前治疗过的非急症患者,因为假期出院回家过节,节后返院继续治疗。
为了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全院配合应对节后高峰,门诊部充分利用诊室,增派出诊医生,增加出诊医生号源;收费处、药房等窗口全部开放;“暖冬行动”为就诊人员提供茶水、预分诊咨询等便民服务;团委紧急招募了15名学生志愿者,经门诊部统一培训和安排,负责患者就诊引导、维持秩序、指导自助挂号和打印检查、递送温开水等服务;推迟下班时间,直到最后一名患者离开。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开设“一卡通”挂号预约、现场预约、电话预约、银行自助机预约、网上预约以及微信、支付宝预约等方式,方便市民挂号,随时关注自己需要的专家。在就诊过程中,除了预约挂号可以缩短看病时间外,还可以使用银医一卡通自助机、检验报告自助打印机、放射影像自助取片机、住院费用自助查询机、自助打印复印机等便捷服务,让整个就诊过程更快捷。
就医攻略
非重症患者 建议错峰就诊
最近一段时间,各医院门诊就诊患者多。专家提醒市民,要调整心态,有序排队。前往医院就诊的患者一定要积极调整心态,体谅其他患者同样急切就医的心情,体谅医护人员的辛苦工作,互相理解,尽量耐心等待有序排队,共同构建良好的公共医疗秩序。排队等待过程中,如患者感到强烈不适,请立即前往急诊科或寻求导诊护士帮助。
非急诊、重症患者,建议错峰就诊。对一些择期手术、慢性病等,市民不一定上午就诊,可以选择下午、周末等时间就诊。做好就诊前准备,带齐证件(身份证、银行卡、医保卡)和病例资料(如化验单、B超、CT、核磁等);就诊当日最好空腹,以保证部分检查化验能正常进行;就诊前一天也要注意清淡饮食、戒烟酒、不吃宵夜。
特别提醒,陪病人去看病的家属,要选一个对病人情况特别了解的人,以便医生问起相关的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详细回答医生的疑问,更能准确诊治疾病。
新闻推荐
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现场会召开 巩固创文成果 助推志愿服务上新台阶
本报讯(记者张婷)昨(5)日,全市志愿服务工作现场会召开,以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助推泸州市志愿服务迈上新台阶。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文明委副主任、市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鞠丽出席会议并讲话,副...
泸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泸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