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莲 于波尔
本报记者 曾臻 摄影报道
3月3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审庭的家事法官们走进龙马潭区安宁镇中心学校,为该校600余名学生和家长上了开学第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活动现场,来自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审庭的家事法官徐翻翻向家长们提出了:“当一名女性与男性结为夫妻成立家庭,给这个家庭带来的效果是1+1>1?还是“1+1<1?”的问题,引起学生、家长、老师的热烈讨论。随后,宣讲团的法官不仅讲解了真实案例,还插入了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家长们与之互动,现场气氛轻松、活跃。活动受到了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尤其是家长们听完这次宣讲及参加互动游戏后,对家庭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据市中级人民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庭庭长余琦介绍,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是宣讲团成立的初衷。从今年开始,由于少年审判的职能扩展到了家事案件,在众多案件分析中,宣讲团成员意识到孩子的诸多问题都和家庭因素相关,所以,在此次普法活动中,成员将“家长课堂”和学生的“法治宣讲”结合起来,让学生与家长之间能够多一些沟通,促成和谐的家庭,从而达到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和家事案件的最终目的。
据了解,去年以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家事审判改革1+2的模式,其中,1是指案件审理,2是指权益保护和情感修护。此次活动正是契合了这三种模式,首先在案件审判当中发现问题,其次,活动包含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亲子之间的感情修护的内容,这是法官审判职能的扩展,最终达到目的的体现。
新闻推荐
本报讯(余波尔记者杨元禄)3月2日,泸州中院少审庭的家事法官们走进龙马潭区安宁镇中心学校,为该校600余名学生和家长共上开学第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家和万事兴。普法课现场,一名家长代表宣读...
泸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