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泸州新闻 > 正文

区域内脑卒中防控与救治, 西南医科大附院当上“领头羊”

来源:川江都市报 2018-03-05 10:05   https://www.yybnet.net/

西南医科大附院脑卒中三级防控网络群罗华教授(左二)与患者家属交流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国内居民第一致命病因。”西南医科大附院神经内科教授、脑防办主任罗华告诉川江都市报记者,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等“四高”特征。因此,早在2011年9月,西南医科大附院就成立了脑卒中筛查和防治办公室。

在医学专家们看来,面对脑卒中来势汹汹的发病率,除了救治技术和水平要不断提升,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必须先行。

◎ 川江都市报记者 黄勇 摄影报道

A泸州脑卒中患者,群体范围扩大、年龄趋年轻化

就泸州而言,关于脑卒中的发病率、患病率、复发率、死亡率和致残率,以及区域内的患者分布特点、年龄趋势等,这些年,泸州市卫生计生委、西南医科大附院、泸州疾控部门、相关社区、乡镇共同开展了一些脑卒中的筛查及防控工作,获得一些相关数据,并进行了初步分析。

数据对比,泸州脑卒中发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数据对比上看,脑卒中发病率,全国为345.1/10万人,泸州为200—300/10万人左右;脑卒中患病率,全国为2%,泸州为1.5%左右;脑卒中死亡率,全国和泸州差距不大,泸州为150/10万人,全国为150/10万人左右;脑卒中复发率,全国和泸州差距不大,第一年复发率为15.4%,第三年复发率为50%;脑卒中致残率较高,全国与泸州基本都是891.41/10万人。

从目前的初步统计数据看,尽管泸州的脑卒中发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过这并不能说明,泸州民众就可以对脑卒中掉以轻心,反而应该更加重视,因为在国内过去的30年里,脑卒中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近几年来更是爆发式的增长。

泸州脑卒中患者,截至目前最小年龄为6个月

针对脑卒中的流行病特征的主要表现,罗华说,当前是农村脑卒中患病率、死亡率高于城市,男性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高于女性,“不过,脑出血发病率、死亡率逐渐降低,这可能与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进步有关。”

从全球来看,不少高收入国家的脑卒中患病率和死亡率低于中国,而从国内来看,呈现“北高南低,中部突出”的特征。为什么区域之间会存在这样的差异?罗华解释说:“这可能与各地区之间,不同气候条件、不同饮食结构、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医疗条件,以及预防知识的获得等有密切关系。”

针对脑卒中年轻化趋势这一现状,西南医科大附院神经内科主治医生袁正洲在问诊的间隙对记者说,现在脑卒中患者,群体范围不仅在扩大,趋年轻化发展已经“无底线”了,“前不久,我们就接治了一个脑卒中患者,是一个6个月的新生儿。”

脑卒中救治系统网络建设,泸州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作为在川南片区,唯一被国家卫生计生委确定为全国百家“高级卒中中心”之一的西南医科大附院,早在2011年9月就成立了脑卒中筛查和防治办公室,副院长徐勇为主任,神经内科罗华教授具体负责。经过多年的努力,从之前的“单打独斗”到后来国家卫生计生委、泸州地方政府部门的强力支持,这其中,西南医科大附院付出了百倍的努力。

成立脑卒中中心,为患者打开生命通道

为了尽量缩短卒中患者到达医院后的救治时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2015年6月成立脑卒中中心。

“脑卒中的黄金抢救时间是6小时。脑卒中患者,每延误一分钟,就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时间就是生命,只有争分夺秒抢救,才能减少患者产生后遗症或死亡的可能。”罗华说,为了使患者尽快获得救治,他们在急诊科设立了脑卒中救治小组,24小时值班,对每个脑卒中病人进行登记、评估,对进入绿色通道脑卒中病人进行时间追踪;符合条件的病人尽快进行溶栓及取栓治疗;门诊、急诊及相关科室均设立醒目的脑卒中救治绿色通道标识,优先处理脑卒中患者,实现了多学科协作的无缝对接,大幅度提升诊疗质量。

患者进院到完成手术,最短时间不到60分钟

“目前,脑卒中患者进入我们医院到完成手术,最短的时间不到60分钟。”罗华告诉记者,由于西南医科大附院制定了完备的脑卒中急救方案。各种施救技术日益完善,如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溶栓治疗,动脉取栓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脑室引流术、动脉瘤外科夹闭手术、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动静脉畸形手术等等。

“当然,作为医者,我们在抢时间救治病人的同时,也必须告诉患者家属,一些手术的风险性。”罗华说,身为医生,还需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

医院之间、医生之间,互联互通,相互提升医术

可以说,西南医科大附院在川南地区,是当仁不让的学科“领头羊”。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省市政府和部门,以及基层单位的支持和配合下,积极下沉到本市区县、乡镇和社区、村社,积极推广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技术。

罗华说,按照计划,西南医科大附院会定期安排脑卒中中心的专家、医生到各区县、乡镇和社区,甚至进入村社的医院或医疗点去坐诊;目前,已建立了脑卒中专科医生微信群,实现上下转诊,联合救治。依托泸州市神经内科质控中心,召集下级医疗单位,以讲座等方式规范医疗救治;以自愿参与的方式,成立专科联盟,定期开会、研讨,提升对脑卒中的处理水平。逐步建立泸州市脑卒中三级防控网络。

重磅

对外,西南医科大附院与很多国内的顶级医院展开有关脑卒中的研究合作和交流,比如前不久就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展开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关键技术及急救流程改进研究合作。

与此同时,西南医科大附院还积极利用“互联网+”,正筹建泸州市的“溶栓地图”,即在全市救治脑卒中设备、技术等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取长补短,患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就近送到适合的医院抢救;就像上海、深圳等那些一线大城市,还计划建立APP提前准备救治方案网络系统,让医生能提前知晓患者的相关情况,以便达到更快捷、更精准的治疗。

“当然,这些有创新的想法和计划,不是西南医科大附院一家就能完成和实施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努力,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才能得以实现。”罗华坦言。

C脑卒中救治 防控必须先行

目前,脑卒中已经是造成我国减寿的首位病因,也是俗话说的“富贵病”。据罗华介绍,“患者简单的一次溶栓治疗就要花费0.5万元,而一次取栓手术则是高达数万元;一个脑梗塞患者一次住院,平均花费0.9万元,而一个脑出血患者一次住院,平均花费1.7万元。” 而且,这样的治疗花费还在逐年加重,给患者家庭造成很大的精神和经济两重负担。

因此,除了政府支持和医院努力,人们对脑卒中的自我防控意识,也应该不断加强。

每年对6000人,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选

西南医科大附院作为“国家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全国百家“高级卒中中心”之一,每年都与国家卫生计生委对接,深入各县区、乡镇、社区和村社,挑选6000人,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选,并进行有效干预。

“现在,泸州的很多民众对脑卒中防范意识还比较浅薄,尤其不少农村村民,就算是免费筛查,他们都不情愿参与。这说明,对脑卒中这一病症的宣传还没有完全到位。”罗华有些担忧地说,“不过,我们医院对脑卒中的宣传,一直在不懈坚持。”

要牢记脑卒中的口诀“中风1-2-0”

罗华说,由于脑卒中发生时有些症状并不明显,很多人对脑卒中症状的识别和急救意识较差,最终导致很多患者丧失最佳治疗时间。他还介绍了识别脑卒中的口诀“中风1-2-0”:1看(1张脸):不对称、口角歪;2查(2只胳膊):平行举起,单侧无力;0听(聆听语言):言语不清,表达困难。如果身边亲友发生上述情況,应立即拨打120,并前往有资质的医院进行救治。

远离不健康生活,预防脑卒中越早越好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一些慢性病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症等。“其实,大部分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重要的是要纠正错误的观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西南医科大附院神经内科主治医生袁正洲说,预防脑卒中越早越好,“因为,动脉硬化的病理改变往往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了,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因此,从幼年开始,就要适当控制高胆固醇及高糖食品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养成不偏食、不过量饮食的习惯;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此外,罗华教授还特别提醒,海吃、抽烟、喝酒过量、经常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脑卒中均有一定的关系。

新闻推荐

加大对农村失独家庭救助力度

◎川江都市报记者方霞“失独家庭”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对此,泸州市人大代表周福琴提出了加大对农村失独家庭救助力度的建议。周福琴提出,设立失独家庭专项救助基金并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失独家...

泸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区域内脑卒中防控与救治, 西南医科大附院当上“领头羊”)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