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新闻 泸县新闻 合江新闻 叙永新闻 古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泸州市 > 泸州新闻 > 正文

漫漫相亲路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4-12-25 03:49   https://www.yybnet.net/

“我们的中国梦——纪念攀枝花开发建设五十周年”有奖征文作品选登

□罗郑洲

上世纪80年代,流行着这样一句民谣:臭仁和,香渡口,好耍不过河门口。仁和,有多脏、多臭、多讨人嫌,由此不难想象。

事实也的确如此。星期天,照例是仁和赶集的日子。从老街街口到电影院,直至仁和桥头,弯曲的街道全长约1公里。一眼望去,尽管人流涌动,熙熙攘攘,呈现一派热闹繁荣景象。但实际情况是凌乱无序、拥挤不堪、肮脏嘈杂……背筐、畜拉板板车、手扶式拖拉机、摆地摊卖耗子药、占卜等横七竖八,随心所欲。

仁和环境尚且如此,那下辖的各乡镇条件就更不用说了。

堂哥于1986年来渡口。那时,18岁的他一无文凭,二无技术,便起早贪黑到仁和贩菜,成为菜贩子大军一员,靠赚取差价谋生。堂哥模样长得标致,肤白脸净,能说会道,不光生意做得顺当,人缘更是不错。都说做买卖一回生,二回熟,这不,一两年,他跟一个同样是贩菜的农民女子打得火热。人家姑娘每天早早守着,不光低价把菜卖给他,还帮他弄上车,就差连人带菜一块儿白送了,惹得旁人艳羡不已。

有一天,堂哥说要去认个门,并且邀请我父亲、母亲一起前往,意在把把关。“好啊!你娃有出息了。”父亲欣然应允。可一听那姑娘家住大龙潭,母亲愣住了。为何?原来当时从仁和到大龙潭,不像现在坐车方便快捷,全靠步行,而且还是泥巴路。不过既然答应了,就不能爽约,再说这是侄儿的终身大事,岂能怠慢。于是,一切按约定计划行事。

那天是星期六,本来学校要上半天课,但我想看看相亲啥场面,便请了假撵脚,一同去了。几点起床不知道,但可以肯定不到六点半。为何?因为那时早上六点半不光单位广播准时会响,伙食团也会开始卖饭。父亲烧起煤油炉煮了面条吃,还穿上了一身平板正直的中山装,堂哥则理了发,换了双崭新的“回力”牌球鞋。父亲把头天买的两条“红梅”牌香烟、两瓶泸州特曲、一包水果糖以及几个午餐肉罐头等见面礼放进背篓,带上手电筒就匆匆忙忙出门了。

其时,四下静寂,人们都还在睡梦之中。深蓝色的天幕上还缀着几颗星星,一闪一闪,时隐时现,伴随我们前行。一路上,父母耐心地讲解当地的一些民俗,特别是关于相亲的注意事项,安慰堂哥不要紧张,做到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给人堂堂正正、彬彬有礼的印象。我听着很新鲜,很有趣,虽说插不上嘴,却也乐在其中。没过多久,便走上了去大龙潭的岔路。蜿蜒曲折,峰回路转,路面凹凸不平,深一脚,浅一脚,摸黑前行。起初,在好奇心和新鲜劲的驱使下,我动力十足,丝毫不落半步,有时还超前哩!走啊走,摆呀摆,也不知过了多久,尽管腿脚没有明显酸胀肿痛感觉,但人却开始有点喘了。这时,天边渐渐露出鱼肚白,黛青色的山恋起伏叠嶂,向远方绵延而去。“快了,据秀华(姑娘名字)讲,只要翻过一个叫乌龟塘的山梁就快了。”堂哥适时给我们鼓劲。“是不是翻过那个什么乌龟塘的山梁就是下坡了?”我又追问了一句。“哦!”生怕我耍赖不走的父亲见状抢道:“到时走起就轻松了。”这样一来,我又加快了脚步。

果不其然,从乌龟塘(其实叫五桂塘)过去后,真的是一个下坡,而且很长很长,走起来的确不累人。那时,路两旁没有多少人家,只有菜畦、稻田和一棵棵大树,还有漫山遍野一人多高的杂草。日上三竿,又开始爬坡。这回,腿肚子有些发酸,脚板发胀,额头上渗出密密汗珠,只想歇息。在一户农家门外的石条凳上,我们坐下歇脚,并且向农家讨了水喝。一打听,方知距姑娘家不远了,大约还有半小时行程。只是山路十八弯,绕圈子既费体力,又耗时间罢了。此时,我早已没有先前的兴奋劲了。晌午时分,我们一行终于到达。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落座后,递烟、沏茶、散糖……甚是热情,倍受欢迎。寒暄,问候,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又亲切。我瞅见堂哥和那姑娘没一会儿便溜到了门前的田梗上、房后的菜地边、山坡上的大树下……屋里只剩下我父母和那姑娘父母之间的“首脑会晤”。大人喝酒,我吃肉。他们谈什么事情我不知道,只知道这一趟相亲的路好漫长,当时心里就一个念头,长大后谁要给我说门亲事在这里,我宁愿打光棍也不来。

时光荏苒,三十年不到,仁和建设一日千里,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如今,这里天蓝水清,物产丰饶,是令人心驰神往的宜居天堂。昔日的臭仁和一去不复返,成为人人羡慕的“香饽饽”。下辖各乡镇的道路畅通,条条水泥路走村窜户,新农村建设热火朝天,小洋楼比比皆是,小日子红红火火,向着全面奔小康的梦想迈进。

新闻推荐

多少次改名才能通往一流大学

(网络图片)□王聃在存续了半年多之后,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的“四川医科大学”的校名再次更改,新校名为“西南医科大学”。资料显示,“四川医科大学”前身为泸州医学院。2015年6月1日,教育部发...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漫漫相亲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