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中学大门
学校组织集体活动
名校出名师·名师育高徒——自贡荣县中学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之说。从1985年9月10日的第一个教师节开始,今年将迎来第30个年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感念师恩,本报带你走进已有百年校史的自贡荣县中学,走进这座名师的孕育之地,走近优秀教师徐晓琴、张咏梅。
徐晓琴
重庆梁平人,政治教师,自贡市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最具风采班主任
实行班级日志本跟学生一起跑操
在荣县中学高二6班的教室里,各种奖状贴了满满的一墙,放眼望去,除了学科成绩类奖项外,不乏辩论、体育等课外奖项。这就是政治教师徐晓琴担任班主任、政治平均分一直保持全市领先的优秀班集体。
在校办公室见到徐晓琴老师,一身素净打扮,细边眼镜下一张不时泛起笑花的脸颊,格外亲切可敬。徐晓琴老师从1998年毕业后便进入了荣县中学执教,16年来一直肩挑着班主任的重任。16年来,在她的学生里有不少考上清华、浙大、复旦和人大等名校的拔尖人才,然而在徐晓琴老师的眼里,差生和优等生始终摆在同等位置,“不一定非要名校,只要学生考上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作为老师的自己很有成就感!”
徐晓琴老师管理的班级何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徐晓琴老师说,跟其他班级不同,她的班级里有一本班级日志本,这个特殊的日记本由班上41个同学轮流值日写自己一天的心得体会、人生看法、写评语,并由老师在下面点评,“这本班级日志本既是同学们的成长日记,也是一本很具意义的班级纪念册。促进了同学与同学间、同学与老师间的心理交流,在拉近大家距离的同时,营造出了一个和谐相亲的班级氛围。”
跟学生们打成一片,在每天早上9点20分到9点50分的荣县中学操场上,大家总能见到徐晓琴老师和学生一起跑操的身影;在每个学期期末,徐晓琴老师都会手书评语给每一个学生,“我的评语只写优点,不写缺点,其实孩子们都喜欢表扬,你越表扬他,他越会朝着你表扬的方向前进。”在徐晓琴老师看来,孩子们进入社会时,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张咏梅
自贡荣县人,语文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自贡市优秀教师、荣县首届优秀专家
家族三代“荣中人”,用情感打动学生
在荣县中学教高二1班和6班语文的张咏梅老师是个地道“荣中人”——“我初中、高中都是在荣中毕业,加上教书时间,到现在我在荣县中学待了28年,我父亲和两个妹妹在荣中毕业,现在我的女儿也在荣中读初三,家族三代都与荣中有着不解情缘。”
更让人意外的是,毕业后返回荣县中学执教的张咏梅老师与自己当年的初中和高中班主任站到了同一个战壕战斗;而她的学生朱鹏几年前作为数学老师也回荣中执教,担任年级副主任,还与自己教同一个班,“荣中人情味很浓,跟家一样。”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这是林觉民在1911年黄花岗起义的三天前写给其妻子陈意映诀别信的第一句,也是张咏梅老师在学生时代最爱的作品之一。张咏梅老师说,身为女性又教授语文课程的自己一直偏爱《与妻书》、《项脊轩志》等情感浓厚的作品,而这正成为她树立“用情感打动学生”这一教育方式的重要原因。
怎样用情感打动学生?张咏梅老师说,自己业余的爱好便是演讲和朗诵,从1999年到2009年的荣县演讲比赛,她连续十年获得第一名,而演讲和朗诵正是张咏梅老师推行“情感教育”的利器,从课前五分钟齐读优美课文,到课堂上讲解作者深层的情感诉求,以及日常安排同学们分步进行听写、默写、朗诵。三年下来,与同学们从高一进校到毕业时翻烂的字典一样,张咏梅老师对学生和文学的爱,沁入了班上每一位同学的心怀,“热爱这门职业,对学生有爱心。”张咏梅这样总结自己的教师工作。
最触动的画面和最揪心的学生
回忆往昔,在22年的执教生涯中,张咏梅老师向记者讲述了两件最难忘怀的故事。
1992年,张咏梅老师正担任初中班主任,偶然的机会让她看到了最为触动的一幕——“那时班上有个小男生,出自农村的他家庭条件很差,一次这男生的父亲赶来学校看他。一身农事操劳的打扮,本来路途遥远,他父亲别的没带,就从荷包里掏出了两个柑橘递给这个孩子。仅仅也就十来秒钟的一幕让我触动很大,鼻子不禁泛酸。”
“一个求学的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一定要教好孩子,否则就对不住这个家庭的重托。”这一幕深深地印刻在了张咏梅老师的脑海里,让刚执教几年的她感到肩负责任的重大,并鼓励着她砥砺前行。令人欣慰的是,这个让张咏梅老师感触最深的小男生,现在已经从泸州医学院毕业,成为了自贡贡井区某医院的外科主任。
另一个让张咏梅老师最揪心的故事则发生在2004年。这一年张咏梅老师接手了荣县中学首个高中重点班的班主任,为不耽误工作,只得让6岁的女儿重读一次学前班,张咏梅老师笑着说,“现在上初三的女儿就向我埋怨撒娇,如果不是当年重读学前班,她现在也不会是班上年龄最大的学生。”
女儿的撒娇反而勾起了张咏梅老师最揪心的回忆。“班上有个优秀的孩子名叫但唐杰,从他小学五六年级时父母便离家去新疆打工,一去就是五六年,一直到高考前才回荣县陪伴了他一个月。”
这个成绩优秀的留守孩子却在文理分科时犯难,“但唐杰的文科和理科成绩都不错,是我建议他选择的文科。”然而令张咏梅没想到的是,但唐杰进入文科班后,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但唐杰也一次次失去学习的信心,“我的建议是不是错的?晚上的时候我给但唐杰父母打电话,是打一次,我就哭一次,他成绩降一次,我就自责一次,脑中不停冒出辞职的想法。”
然而,经过张咏梅老师的不断鼓励开导,这个让她最揪心的学生没有辜负期望,2007年高考以绝对高分考上了复旦大学。张咏梅接手的这荣县中学2007届21班的孩子们也没有辜负她的努力和付出,班上出了自贡市的文科状元,自贡市前十名中他们班就有6个,并且包揽了前三名,学生成功被北大、复旦、北师大、国际关系学院等名校录取。
荣县中学简介
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
在近现代史上,荣县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吴玉章的故乡。坐落于这一片沃土的荣县中学是自贡市四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之一,荣县中学前身是1710年创立的凤鸣书院。1913年2月,前清举人黄茂等人创建了荣县县立中学校。在以后的发展中几经更名,1952年11月24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四川省荣县中学校,沿用至今。1980年成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2000年7月,与四川省重点中等师范——荣县玉章师范学校合并办学。2004年9月成为四川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荣县中学位于荣县城内文庙街,占地247.58亩,校舍面积60622.4亩,运动场面积46080亩。校园环境优美怡人,教学设施齐备先进。学校现有9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00余人;在职教职工340人,其中专任教师317人,高级教师161人,中级教师99人,特级教师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16人,市级骨干教师82人,县级骨干教师64人。
“其民简朴士甚良,千里郁为诗书乡。”著名诗人陆游在《入荣州境》曾这样夸赞荣县。荣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坐落于这一片沃土的荣县中学更是继承了这种文化荣光,以雄厚的师资和独树一帜教学水平傲笑川南。据不完全统计,一百年以来,荣县中学共培育学生4万多人,其中自1975年以来,共有35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2005—2012年高考本科上线共7393人,其中重点本科上线共1344人,共有8名学生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荣获教育系统表彰的省级及以上示范高中教学质量考核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高考特别贡献奖1次、完成目标任务奖5次。2005年以来,该校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荣获国家级奖励43项、省级奖励283项、市级奖励537项;参加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荣获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5项,并有6个项目先后荣获自贡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作为传统项目学校,该校女排甲组、乙组代表自贡市参加四川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均获全省第二名;皮划艇队代表自贡市参加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荣获金牌7枚、奖牌总数18枚,并以345分荣获团体总分第三名。2005至2012年,荣县中学高考本科上线共8336人,其中重点本科上线共1458人,共有9名学生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2014年高考,荣县中学高2014级21班的龙施羊同学以644分的成绩夺得自贡理科第一名,全校文考本科重本上线157人,真正实现了高考本科尤其是一本上线人数恢复性增长的阶段性目标。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兰江(学校供图)
新闻推荐
华西城市读本讯(记者曾业)25日晚8点,泸州本土第一部大型音舞诗画剧《天赐泸州》,将在中国酒城大剧院进行首场公演。该剧目长度60分钟,分“远古回响”、“千年商都”、“激情岁月”、“醉美之...
泸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泸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