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记者 马天帅 张漫
特写
买核桃给孙子补脑
一颗颗敲出仁
为了这次出行,老人准备了很久。有一次孙子回家,她特意准备了核桃给他补脑。先买下核桃,一颗颗敲出仁,然后找出三个玻璃瓶子,将核桃仁装了满满三瓶。但那次,孙子临走时只带走了最小的一瓶。“那回买的核桃不好,干巴巴的。”李婆婆话里满是遗憾,末了又补了一句:“这次的核桃是我仔细选过的,比上次好。”
苹果也是一样。前几天她买过一次,但嫌太小了,12日她又去买了一次。“我挑了最大的。贵得很,七八个就花了20多块。”
谈起这两次“历险记”,李婆婆只字未提辛苦,倒是反复地表示感谢,“你们一定要帮我谢谢那些好心人,走到哪里都是亲人,都在帮助我。”李婆婆说,她出行只能推着轮椅,上下公交车时,不用自己说话,就有很多人来帮着她抬上抬下。前日,55路公交车司机在到站后,还起身帮她把轮椅拎下车,一位女乘客则帮她拿着水果、酸奶,下车后又送了她一段路,给她指了方向。
邻居吴师傅则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李婆婆很独立,坚持自己买菜,生病也是几个老邻居送她去医院,却不肯告诉儿子,“他工作忙,耽搁不得”。
独自奔波一天之后,李婆婆给孙子送苹果的愿望还是落空了。
孙子马上就要高考,李婆婆为他准备了一大袋苹果、一件酸奶和数斤核桃。14日中午的那场大雨还没完全停,她就着急上路了。不过,直到晚上8时,儿子赶到高新分局三瓦窑派出所接她回家,她都没能找到孙子就读的“七中”。
“我哪晓得有那么多‘七中\’嘛!”今年7月将满90岁的李婆婆,曾数次想亲自给孙子送点营养品,“蓄谋”已久之后,两次“出逃”。最终一次被巡警送回家、一次被儿子从派出所领回家……
看眼疾偶遇“七中”
第一次扑空
除姓名之外,李婆婆不知道孙子的学校地址、班级等信息。记忆里,她只有两个关键词:“七中”和“高新区”。因为有一次孙子回家,她问孙子在哪里上学,孙子告诉她在“七中”,她马上表示说“我二天来看看你”。孙子赶忙说,“奶奶,你那么大年纪了,我(的学校)远得很,在高新区”。她也曾多次问过儿子,但儿子均以她年纪太大、出门不方便和孙儿学习很忙为由,希望她不要去找。
李婆婆记下了这两个关键词。她到社区去问工作人员,高新区的中学在哪里?“社区帮我打了许多电话,没问到我孙子的情况。”
4月23日,李婆婆赶公交到华西医院看眼疾。公交车路过林荫街时,她终于看到了她到处打探的“七中”。
从医院出来,李婆婆又折回了林荫街。经过一番打听,这里是七中本部,孙子并不在这里上学。尽管扑了个空,但她却有了重要的收获:一位热心的老师,在打了无数个电话之后,终于打听得知,她的孙子在高新区“七中高中部”。老师给她写了学校地址及乘车线路。当天,巡警将李婆婆送回了家。
酝酿了20多天
雨还没停再次出门
写着学校地址的纸条,李婆婆偷偷藏了20多天。前天,她才拿出来,叠好放在上衣兜里,开始第二次给孙子送营养品之旅。
14日一大早,李婆婆起床后洗了把脸。先费力地将一件酸奶搬到门卫室,请邻居将轮椅从四楼搬到了门卫室———轮椅太重,她搬不动。准备这些,她花了差不多一上午的时间。
中午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耽误了些时间。眼巴巴守到雨小一点,不到下午1时,李婆婆迫不及待地出门了。她将酸奶和头天买好放到门卫室的苹果、核桃搬上轮椅。然后,她双手扶在轮椅上,推着走出了小区。
昨日,老人告诉记者,她其实就是想给孙子送点营养品,“他要高考了,要补身体,儿子工作忙,钱紧,我想替他分担一些。”这句话,老人重复了三次。
推着轮椅赶了两趟车
第二次扑空
前日,坐72路和55路的乘客,或许看到了一名严重驼背的老太太,手扶轮椅艰难赶车的样子。老人家左眼几近失明,又严重驼背,拄拐杖都不行,“还是这个轮椅好,我扶它推着走,走得飞(很)快。”老人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这两路车的乘客,扶过她上下车,帮她把轮椅搬上搬下。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老人家此行瞒着家人,给马上就要高考的孙子送营养品。
她是步行到高升桥,赶的72路公交车;到磨子桥后,转乘55路。下午4点过,她终于到了纸条上的地址:天环街199号———实际上,这也是一个错的地址,这里是七中初中学校,而她孙子就读的是七中高新校区,在剑南大道天府一街附近。
“老太太格外引人注意,把轮椅当拐杖用,腿脚没得好方便。”昨日上午,七中初中学校门卫刘俊向成都商报记者回忆说,前日下午4点多,他正好值班。“李婆婆反复只有两句话:‘我来找孙子,他马上就要考大学了\’‘我不影响他学习,水果、酸奶给了就走\’。”
刘俊告诉她,这边都是初中生,她坚持说孙子就在这。孙子的名字,她只确定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的写法,我请老师帮着查,学校没有这个名字。又查了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和高中部,都没找到。
两位正在巡逻的协警,看到后也过来跟她沟通。“沟通了很久,我们问她的住址,或者家人电话,她都不说。”刘俊说,老人家身上,手机、身份证什么都没有。
“其实我身上有公交卡,我没给他们。”李婆婆昨日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老年)公交卡上面有她的姓名和身份证号,一看就知道,她怕门卫通知儿子后不高兴,“(儿子)担心她绊倒,不让我来(看孙子)”。
无奈之下,刘俊给辖区三瓦窑派出所打了电话。接到报警后,派出所社区民警刘真英和另一名同事赶到了学校。“可能是对我这一身制服比较放心,我跟她沟通几分钟后,她就说出了家庭地址及儿子的手机号码。”刘真英回忆,老人家虽然年纪大,但思路和谈吐还是很清晰,她提出送其回家,或者回派出所。李婆婆都不同意,坚持要在学校门口等家人来接,理由是“不想麻烦你们。”
天越来越晚了,在大家的反复劝说下,李婆婆终于同意先到派出所。在所上,刘真英给一天没吃饭的李婆婆打来了饭菜。晚上8点左右,李婆婆的儿子和其侄儿侄媳将她从派出所接回了家。
母子眼中的对方
母亲眼里“懂不起”的儿子
他送是他送,我是我的心意
虽然想念孙子,但李婆婆也表示,孙子还是经常回来看她。“五·一节,他告诉我要回来,我在屋里准备了好久。1号我等了一天,他没回来,2号他回来的。我问他喜欢吃什么,他说回锅肉。我已没本事做饭,就带他去吃馆子。”
“我孙子跟儿子一样,都内向。他走时,给写了两行字,你看,就是这几个字:要走了,去上课。我有退休工资,以前每个月几百,后来涨到近两千。儿子钱紧,不富裕。现在孙子要考试,需要营养,我是想替儿子承担一些……
“我问过儿子他们,孙子在哪里上学,他们就是不告诉我。”李婆婆叹着气说,“我知道,儿子不告诉我有他的道理,怕我出去绊倒(摔跤)。可是他不告诉我,我也想把这个事情做一道。他要是早跟我说,我自己打车过去,找过去了就不用费这些折腾了嘛(提高音量,右手拍击藤椅扶手)。”
说到这里,李婆婆有些责怪地说:“我的亲戚也说我,说他爸周周都在送你孙子,你就不要操心了嘛。可是,他送是他送,我是我的心意。他们怎么就懂不起呢?”
儿子眼里固执的母亲
她一定会去第二趟、第三趟
李婆婆觉得儿子难以理解,儿子也觉得母亲固执。
“她第一次到‘七中\’被警察送回家,我都是回家后听邻居说的。”说起母亲,田先生(化名)全是无奈,“前天晚上,我接到三瓦窑派出所电话,才知道母亲再次做了同样的事,只是这次距离更远。”
“我不是不告诉她(地址),按照她的性格,知道地址后一定会去第二趟、第三趟,太不安全了。”田先生说,数年前,母亲就曾出门遇到车祸骨折。“(她)年轻时性格就很倔,老年后更是越来越固执。单说平日里,我给她准备了手机、助听器,她都不要,非要退掉。最夸张的一次,买的卫生纸,她都要拿到红旗超市退掉,说不是自己想要的,坚持自己买,买个菜也是如此……”
田先生早年与妻子离婚,儿子跟着前妻那边生活。他另外有住处,每周也会有三四天去母亲那里住,但因为上班,都是早出晚归。母亲确实向他提过去学校看孙子的事情,但今年,儿子读高三,平时住在学校,封闭式管理,马上就要面临高考,周末都经常要补课,所以就没同意。
“上次奶奶去林荫街找他的事,孩子知道。”田先生说,担心儿子在关键时刻影响到学习,他还没将这次的事情告诉儿子。
除了两次偷偷出去找孙子,李婆婆还“抗争”过一次。那是她在泸州的侄儿过来看她,她买好东西希望侄儿带她去学校。侄儿只好通知了田先生。当天中午,田先生从单位赶回家里,和李婆婆的谈判结果是:田先生和李婆婆侄儿一道将李婆婆准备好的东西送到了学校。
至于这次准备好的东西,田先生答应母亲,这个周末孙子会回家,到时可以亲手交到孙子手上。
记者手记
小时候
冲着他们任性和倔强
成年了
别忘了去宽容和体谅
从李婆婆家离开,我和同事的手掌是麻的,嗓子是痒的。手麻是因为敲门,我们手掌都拍痛了,对门大爷还在加油,“不得行,音量起码再提高一倍!”嗓子痒是因为,跟她说话只能靠吼。
归程时,我跟同事说,我姥姥也这样,吼着跟她说话,都未必听得到。然后才想起,很久没有跟姥姥交流了,每次跟家里通话,晓得姥姥听不到,也就不会跟她对话。
写完稿子后,致电妈妈,让她把电话给姥姥。我妈在那端吼,是漫漫啊,她要跟你说话!姥姥大声回了一句,啊?我妈又重复了一遍,她说,啊?……三遍之后,姥姥拿过电话,问了一句,漫漫啊———我说哎,姥姥你吃饭没,她说,啊?我加大音量,她说,啊?你回来了啊……其实,姥姥意识没有多清楚了,春节回家,她拉着我的手,以为我是我表哥媳妇。
她喜欢养猫,我养的第一只猫就是她送我的,黑白相间的花纹,她说像熊猫。现在,我已经养到第七只猫了,而我的姥姥,也老了。她今年88岁,去年生日前一天,摔了一跤,盆骨粉碎性骨折,至今无法下床。这几年,随着身体状况的每况愈下,她经常答非所问,耳背了几年,助听器都没有效果。
姥姥还算幸福,她年轻时,姥爷对她很好,没吃什么苦。上了年纪,我妈妈一直陪着她,没让她孤单过。不过,我从来没问过她,是不是很想我。
总觉得有人陪着她,我可以放心,于是就忘了其实自己对姥姥,也有疼爱的责任。
做记者这几年,我经常遇到固执的老人,他们认准的事情就倔强到底,不听劝。或许是退休后生活单一化,那些在意的事情就在心里无限放大,于是在外人看来就是“轴”、“一根筋”。所以,我很理解李婆婆的心情,想去学校探望孙子,这几乎成为她生活中最重要的大计划,不管前面多少困难艰险,不管儿子侄子怎么反对,她都想去“冒险”,不完成,心头就是不安逸。
其实我们小时候,又何尝不是冲着他们任性和倔强过?提一些要求,得不到大人的理解和支持,就哭、闹。那时,我们都被他们温柔对待过。可是,当他们老了,成年了的我们,却经常忘了去宽容和体谅他们。
新闻推荐
老师性侵11名女童 核准死刑 一审法院认定其犯强奸罪、猥亵儿童罪 目前,最高法院核准其死刑
省高院成都商报记者王英占侵害未成年人四川701人获刑2013年1月至今年5月,四川全省法院共审结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刑事案件531件,依法判处701人,补偿经济损失278万余元。其中,侵害未成年人人身权益...
泸州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泸州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