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将如何建?近日,泸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给出了答案:打破行政区划界线,探索“多村合一”村规划编制新模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助推乡村振兴。
◎ 苏永海 川江都市报记者 曾刚
经济区引领 找准功能定位
美丽乡村建设,要打破行政界线,探索新型村规划编制模式,避免村规划编制“单打独斗”,构建起镇村梯次发展体系。
首先要合理划分经济区。依托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结合各村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将玉蟾街道龙桥社区、福集镇鱼目村与喻寺镇谭坝村划为一个经济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加快构建镇村梯次发展体系。
其次要明确功能定位。秉承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结合龙脑桥、鸿雁桥等龙桥石刻文化和鱼目村、谭坝村良好乡村风光,打造川南农业观光体验示范点、泸县多元化乡村振兴样板村,形成空间利用集约高效、创新前卫、环境优美、功能完备、宜居宜游的美丽新乡村。
再次要找准主攻方向。以发展现代农业园为纽带,突出农文旅融合,大力推进“农业+”的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扩大农产品知名度,拓宽农业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旅体验,形成以“一产带动三产,三产反哺一产”的新格局,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多规合一 科学编制规划
经济区功能定位明确,要运用“乡村规划+”方式,跨行政区域配套水利、交通、市政、环卫等基础设施和医疗、教育、文化娱乐、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土地利用、乡村建设、基础设施等“多规合一”,保障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统筹划定“三区三线”( “三区”指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线”指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方面,泸县将优化乡村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结合划定试点工作,对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进行试划,作为推进乡村地区产业发展、各类建设不可逾越的红线。
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泸县将以“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创建为示范引领,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目标,提升村容村貌,彰显乡村特色,小规模布局多个农房聚居点。
在优化设施布局方面,坚持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和安全适用原则,推进设施配套补短板,明确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规模、建设标准等要求,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网络。
发展产业 推动乡村振兴
规划编制将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泸县尝试将三村(谭坝、龙桥、鱼目)产业作为同一农业经济区统筹协同发展。
首先是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以谭坝、龙桥、鱼目三个村、社区为核心,探索农业众筹、订单农业、农产品私人定制等社会化农业新业态,以及智慧农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大数据应用等创新型农业新业态。
其次是构建产业体系。形成“产业发展片区-产业基地-产业项目”相结合的产业体系,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共享规模效益,共同壮大产业经济单元,形成粮油、花卉、荷田、果林、蔬菜规模化产业布局。
再次是发展特色产业。以鱼目村为轴,将龙桥社区、谭坝村以“文旅”体验及“农旅”体验进行串联,萃取蓝绿林盘文化、龙桥石刻文化、美食文化、龙文化等特色文化精华,规划创建一批农业文创示基地、农业文创展示空间,形成特色旅游环线。
新闻推荐
“两项改革”助振兴 基层治理谱新篇 泸县兆雅镇落实“三三”乡村治理模式
□高源泸县兆雅镇地处泸州中部、泸县东部,辖8个村、2个社区,总人口4.3万人。近年来,兆雅镇以两项改革的“多合一”调整为契...
泸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泸县这个家。